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篆刻經典名句

篆刻經典名句

篆刻是將書法(主要是篆書)與篆刻(包括鑿、鑄)相結合制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興盛於漢,衰落於晉,失落於唐宋,復興於明,復興於清。距今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

中文名

篆刻

外國名字

印章雕刻

起源

殷商時期

非遺產層面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選擇時間

2009年9月28日至6月2日,10。

相關視頻

5734播放|08:49

篆刻滿100印,刀筆和諧,蘊含能量。解釋:魏印章。

5507播放|05:46

上海市書協理事董宏誌刻制“千年萬歲”印章,虛實結合,整體呼應。

5680播放|06:10

學習封邊,裏面有壹個實例流程供參考。

5369 Play |05:31

端午健康,朱文(端午節)上刻壹枚印章

5527播放|05:01

書法家欣賞篆刻中的“奇正”,寓意深刻,刀書合壹。

7566播放|08:14

朱文(手工藝班)分享篆刻全過程

5160播放|03:55

邊境篆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刀法展現。有很多技巧可供初學者參考。

5334播放|04:54

書法家篆書“鏡花水月”四個大字,刀工精湛,構圖和諧。

5537播放|03:48

篆刻學習:封邊篆刻的過程

5441播放|08:01

8分鐘欣賞中白篆刻,記錄最詳細的實例。有很多技巧可以參考。

閱讀更多

快的

航行

篆刻流派概述篆刻古代印章簡牘的發展篆刻工具材料篆刻技法篆刻規則要領篆刻欣賞。

意義解釋

篆刻

(1).隱喻寫作與謹慎寫作。

漢·楊雄《法眼吾兒》:“或問:‘吾兒少而善施?’說,‘自然,男孩雕刻昆蟲和印章。’突然,他說:‘做壹個強者是不對的。"

《任芳文選》:“我曾努力讀書,但壹旦治好;篆刻是文,三冬就廢了。"陸延吉註:"篆書即篆書,篆刻即刻文章。"

關《贈詩》雲:“筆刻古心,俠氣直上青天。”

(2).這意味著對文本進行雕琢和過度修飾。

明代高啟《巴溝南詩後》寫道:“計深而穩,不求篆刻,但求實用常有道理。”

(3)刻制印章。

文徵明《明史·文遠傳》:“文彭、文嘉,能作詩,能篆書畫,在家。”

葉清廷炎的《甌北雨花來自書詩卷》:“賴!詩畫皆美,善篆刻。”

郭沫若《牡丹等竹影讀畫》:“包石,我認為,是壹個標準的中國藝術家。他多才多藝,懂篆刻、書法、繪畫,擅長文學。”

篆刻概述

簡介

早在商代,人們就用刀子在龜甲上刻下“甲骨文”二字。這些人物刀刃鋒利,筆法優美,“刻字”水平很高。春秋、戰國、秦以前,篆刻被稱為或高。的是玉雕,高的是金屬雕。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規定“璽”為皇帝專用,大臣和民間使用的印章統稱為“璽”,從此廢止。這就造成了皇帝稱之為“璽”或“寶”,官員稱之為“璽”,將軍稱之為“璽”,民間稱之為“璽”。

齊白石篆刻作品

篆刻中的“印”字在古代寫為“珍”,緊挨著玉字。所有刻在玉上的凹凸花紋,都叫“真”。後來竹帛成為流行的書寫工具,所以篆書的形制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是屬於玉雕、石雕、竹雕、銅雕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篆刻”,篆刻只是其中的壹小部分。到了秦始皇,他對全國書法風格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分為八種風格,印面上的字稱為“抄印”;王莽定六書時,稱之為“妙篆”,從此明確定篆書為篆刻所用字體。唐宋時期,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改篆制,但仍用篆書印刷。直到明清時期,大量印人問世,篆刻才成為以篆書為基礎,用雕刻的方法在印面上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形式,篆刻也從廣義的雕刻變成了狹義的經營印刷的學問。有人直接把印刷術的這種學問稱為“雕版”、“鐵筆”、“鐵書”、“雕版圖章”。

在2009年9月28日至6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了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術、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編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媽祖信仰習俗、南音、南京織錦技藝、宣紙傳統制作技藝、侗族民歌、粵劇、格薩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和

篆刻的起源

篆刻在其37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經歷了十多個朝代。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經歷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

吳昌碩篆刻作品

壹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這壹時期篆刻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玉、金、牙、角。稱為“古篆刻時期”,其篆刻特點主要以時代為界。篆刻在唐宋元時期有所發展,但處於衰落期。這壹時期,由於楷書代替篆書的應用,以及公章與私章的分離,篆刻走上了下坡路。這種情況在元末有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花奶石可以印刷,從而使花奶石成為印刷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進入了復興時期。

編輯

視頻傳輸

塔碩

1

目錄

在意義解釋中

篆刻

(1).隱喻寫作與謹慎寫作。

漢·楊雄《法眼吾兒》:“或問:‘吾兒少而善施?’說,‘自然,男孩雕刻昆蟲和印章。’突然,他說:‘做壹個強者是不對的。"

《任芳文選》:“我曾努力讀書,但壹旦治好;篆刻是文,三冬就廢了。"陸延吉註:"篆書即篆書,篆刻即刻文章。"

關《贈詩》雲:“筆刻古心,俠氣直上青天。”

(2).這意味著對文本進行雕琢和過度修飾。

明代高啟《巴溝南詩後》寫道:“計深而穩,不求篆刻,但求實用常有道理。”

(3)刻制印章。

文徵明《明史·文遠傳》:“文彭、文嘉,能作詩,能篆書畫,在家。”

葉清廷炎的《甌北雨花來自書詩卷》:“賴!詩畫皆美,善篆刻。”

郭沫若《牡丹等竹影讀畫》:“包石,我認為,是壹個標準的中國藝術家。他多才多藝,懂篆刻、書法、繪畫,擅長文學。”

篆刻概述

簡介

早在商代,人們就用刀子在龜甲上刻下“甲骨文”二字。這些人物刀刃鋒利,筆法優美,“刻字”水平很高。春秋、戰國、秦以前,篆刻被稱為或高。的是玉雕,高的是金屬雕。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規定“璽”為皇帝專用,大臣和民間使用的印章統稱為“璽”,從此廢止。這就造成了皇帝稱之為“璽”或“寶”,官員稱之為“璽”,將軍稱之為“璽”,民間稱之為“璽”。

齊白石篆刻作品

篆刻中的“印”字在古代寫為“珍”,緊挨著玉字。所有刻在玉上的凹凸花紋,都叫“真”。後來竹帛成為流行的書寫工具,所以篆書的形制也由“玉”改為“竹”。其實在古代,凡是屬於玉雕、石雕、竹雕、銅雕的東西都可以稱為“篆刻”,篆刻只是其中的壹小部分。到了秦始皇,他對全國書法風格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分為八種風格,印面上的字稱為“抄印”;王莽定六書時,稱之為“妙篆”,從此明確定篆書為篆刻所用字體。唐宋時期,由於文人墨客的喜好,雖改篆制,但仍用篆書印刷。直到明清時期,大量印人問世,篆刻才成為以篆書為基礎,用雕刻的方法在印面上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形式,篆刻也從廣義的雕刻變成了狹義的經營印刷的學問。有人直接把印刷術的這種學問稱為“雕版”、“鐵筆”、“鐵書”、“雕版圖章”。

在2009年9月28日至6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了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術、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編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媽祖信仰習俗、南音、南京織錦技藝、宣紙傳統制作技藝、侗族民歌、粵劇、格薩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和

篆刻的起源

篆刻在其37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中,經歷了十多個朝代。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經歷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

吳昌碩篆刻作品

壹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這壹時期篆刻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玉、金、牙、角。稱為“古篆刻時期”,其篆刻特點主要以時代為界。篆刻在唐宋元時期有所發展,但處於衰落期。這壹時期,由於楷書代替篆書的應用,以及公章與私章的分離,篆刻走上了下坡路。這種情況在元末有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花奶石可以印刷,從而使花奶石成為印刷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進入了復興時期。

明清以來,篆刻迎來了第二次發展高峰,其篆刻特色主要是各種流派。這壹時期,文鵬和何震在篆刻創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徵明的兒子文鵬偶然發現“光石”凍石可以用作印刷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頭被廣泛使用。這壹時期,篆刻流派不斷湧現,出現了程燧、丁靜、鄧、、趙、等篆刻藝術家。篆刻壹度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

直到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李良玉、齊白石,才形成了壹部完整的中國篆刻史。篆刻是書法、構圖和刀法的完美結合。壹方面有瑰麗飄逸的書法筆觸,優美的繪畫構圖,生動的刀切雕刻魅力。可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李良玉篆刻作品

在我們玩之前,首先要明確篆刻的定義。什麽是篆刻?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篆刻的“印”是玉,古文字是“真”。從《說文》的註釋來看,解釋為“龜璧為征,亦真也。”),所有雕刻在玉石上的凹凸花紋,都稱為“朱”。後來,竹帛成為流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書的符號由“玉”改為“竹”。

篆刻的起源很早。據《漢書·祭誌》“五帝以來有書約,至於三王,刻、詐、偽之俗前有印,以偵奸。”

早在3700多年前的商朝,刻字就已流行。但印章表面沒有原始文字,只有象征血型的符號附在當代青銅器或旗幟上。雖然是記號,但確實有壹定的讀音。到了周代,以青銅為基礎的“周西”大為興起。有各種各樣的大小和形狀,壹般分為兩種:柏文和朱文。秦朝是中國文字從“舒舒”向篆書演變的時期,篆書的形式更加廣泛,篆字渾圓蒼勁,筆畫挺拔。

漢代印章達到鼎盛,史稱漢印,字體由小篆演變為妙篆。中文和印度的打印系統和按鈕也很精致。西陵八派的席剛曾說:“印是漢朝的始祖,如唐代的詩文,晉代的文字和文學。”唐宋時期,由於文人的喜好,雖改篆制,但仍用篆書印刷。直到明清時期,有了大量的印人,篆刻才成為以篆書為基礎,用雕刻的方法在印面上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形式。然後篆刻從廣義的雕刻變成了狹義的管理印刷。

印章切割的類型

周對:

韓瑋篆刻作品

秦朝以前,無論是官印還是私印都不叫印,統稱為“印”。

這是中國印最早的名字。印章有大有小,大的幾寸見方,小的才幾分鐘。有銅版畫和玉版畫。篆印由大篆和小篆組成,布局散而不散,舒展自如,氣勢磅礴。小海豹更漂亮。

秦漢官印: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對混亂的六國文字進行改革,制定了統壹的字體——小篆。在當時的社會,小篆是標準字,所以也是印章上的標準字。

秦印的形制與以往不同:四周以“天”字形邊框環繞。照片均勻地分布在盒子裏。

唐宋以來的官印和私印;

唐代的篆書仍然使用篆書,但與六朝以前已大不相同。

秦漢時期篆書多為苗篆,刻白字。

到了唐代,因為印色直接蓋在棉紙上,所以用朱文作為公章。當時有人用隸書印刷。

宋代官印與唐代官印接近。但到了晉代,就印上了“九疊篆書”。宋元私章變化很大,被廣泛使用。除了銅和玉,還加入了象牙和犀牛角。那時候我能看到朱砂印泥印在字畫作品上,產生藝術效果。

明代的官印也沿襲了“九折印”,比宋元時期的大。多為寬邊粗朱文。

清代官印壹半是漢印,壹半是滿文。常任官,官印方;臨時官員的公章是長方形的,稱為“通關”。

篆刻流派

徽派(徽派)代表人物:何震、文鵬、蘇宣等。

學校代表人物(四中學生):程穗、巴維祖、胡唐、王兆龍。

泗水學派代表:蘇宣。

粵派(義山派)代表人物:黃士陵。

浙派(西陵八校)代表人物:丁靜、蔣仁、、席剛、陳玉忠、陳洪綬、趙、。

新浙派代表人物:趙、、、吳昌碩。

趙派(虞山派)代表人物:。

魯派(齊魯派)代表人物:劉星、孟、、張承、斯、、。

代表人物:王澍、林浩(林派)、巴維祖。

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林浩(林派)、王觀、沈師和。

如臯派代表人物:徐榮、童長齡、塞布麗娜·典等。

雲劍學派代表人物:王增祿父子,居。

京派代表:齊白石

福建派(莆田派)代表人物:宋玨、吳進、連、薛木生、許、藍公儀等。

篆刻發展

先秦秦漢的印章是古代人交往時的權力象征和憑證。此外,吉祥語、孝行、黃章等印章也反映了古代社會生活的習俗和人們的思想意識。

那時候不分官階,都叫封。印章有兩種:朱文(凸字,也叫楊雯)和柏文(凹字,也叫殷聞)。古代印章的形狀和大小不壹,有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特殊形狀。內容包括官職、姓名、吉爾吉斯語、蕭格局。古代印章是精工制作,或鑿或鑄;印章精細,構圖生動。朱文熙的邊欄有些寬,白文熙有很多有界的方塊。還有壹枚古篆與朱相間,也很獨特。可見當時印章的制作已經成熟。河南安陽殷墟發現三件類似古代印章的物品。有人推斷古代印章的起源應該在商代,但需要進壹步討論。秦朝時皇帝的印章叫璽,壹般人的印章叫印。秦篆是的摹本,類似於秦代的小篆。秦印章莊重美觀,在方形官印上加“口”、“田”字,在長方形印章(又稱半通印)上加“日”字,這是秦印章的顯著特點。秦印除了官印和私印之外,也是用成語印出來的,開創了後世隨便印的先河。

漢代是Xi印章發展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在漢朝,除了皇帝的印章,其余的都叫印章。有些在官印裏叫印章或印文,有些在私印裏叫信章或信章。現代常用的印章壹詞由此而來。中國印刷術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比以前豐富,尤其是私人印刷術。中國印章是用苗族篆書印刷的。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結構簡單,筆畫平直。還有用漢印的鳥蟲書,很有裝飾性,是壹種古老的藝術字體。中國人和印度人分鑄和鑿。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西漢末年辛莽時期的印章最為精美。東漢印章的特點是雕版印刷。東漢末年因為社會動蕩和戰亂,官員和將領經常被調動或被殺,導致祭祀頻繁。通常,印章雕刻在預先準備好的空白上,印章大多未經裝飾。漢代鑄印莊嚴雄渾,雕版印刷精巧非凡。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極大地影響和啟發了後世的篆刻。

古代印章的材質紋理多為金屬和玉石。雖然這些印刷品具有磨損極慢、掛久的優點,但由於其硬度高、雕刻堅硬,古代印章制作必須由專門的工匠制作。據說元末畫家王冕最早用胡頹子雕刻。早在古代印章就有石印,唐宋的私印中也有石印。彈性蛋白酶很容易雕刻。自從在王冕被采用後,它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雕刻開辟了壹個新的天地。明代的文鵬也記載了光石(凍石)的刻字。石印材料的廣泛使用為篆刻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物質條件。

古代印章簡述

篆刻的創作主要采用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大篆和小篆的幾種變體。

密封切削工具材料

在學習篆刻之前,妳必須做好準備。就像蓋房子壹樣,要提前準備材料。否則“挖井之渴”會影響學習進度和成績。篆刻學習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工具資料、印譜和與準備相關的參考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雕刻的工具和材料要選擇得當。太多了用起來方便,但是很難壹次完成。太少不方便使用。好的壹般比較貴,太便宜的很難申請。

為了方便初學者,學習中最重要的工具和資料介紹如下:

工具

1.切肉用的餐刀

切肉刀是主要工具。它的厚度、長度、重量、刀的角度、鋒利度、平整度都會直接影響雕刻效果。選擇印刀就像選擇毛筆壹樣,會影響書寫的表現力。當然也有壹個掌握的過程,選擇的時候要考慮自己的喜好和習慣。

雕刻師

(1)刀口,壹般用平刀刻石印。兩邊都是開口的,刀口呈90度角。如果刀口大於90度,雕刻時容易滑刀,不容易雕刻得準確筆直。

(2)刀片的鋒利程度與有兩個開口的斜面的高度成正比。高斜面鋒利,低斜面鈍。從刀角側面看,刀刃的前角不能太鋒利或太鈍,壹般以45度到15度為宜。角度小的話太尖,雕出來的線條容易圓滑,缺乏含蓄的韌勁;角度大了就鈍了,刻出來的線條脆澀,往往缺乏清爽感。

(3)喬木的粗細、重量、厚度壹般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喜好來定。壹般較粗的刀桿較重,較細的刀桿較輕。重,落力,救命;但超重不靈活;輕薄,便於攜帶,比較靈活,但如果太薄,就不容易攜帶,不容易受力。壹般可以準備兩把輕的和重的。對於重手,它可以是大約壹厘米寬和兩三毫米厚。對於較小的壹把,它可以是6到7毫米寬,1到2毫米厚。

(4)喬木壹般長約15厘米,略高於其頜部。如果太長,在雕刻和運輸過程中會有很大的擺動,影響運刀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如果太短,攜帶不方便,也不容易對焦。初學的時候壹般可以去書畫社選成品。如果有條件自己做,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涼亭可用細繩(塑料繩、藤皮或城條等)包裹。),有利於雕刻時把握力度,同時可以避免雕刻時手柄滑動傷手指或印石。

2.筆、墨、硯

用於抄寫、繪圖、延伸等。

(1)壹般要準備兩支筆,壹支是新的,壹支是舊的,分別用於臨摹、手稿起草、反書法、碑刻。壹根羊毛大小不壹,大的用來寫印稿,小的用來蘸水當延伸邊界。

(2)墨、油、煙墨各壹錠,或壹瓶較好的書畫墨(如中國墨、曹素公墨等。).使用時宜磨粗,以免滲出。用朱砂墨研磨後塗抹在深色印石上,然後在書上著墨,清晰可見,便於雕刻。有時候雖然稿子寫錯了,但也可以修改。壹般這種方法用的比較少。

(3)可以準備兩小塊硯臺。如果不需要研磨朱砂,壹塊硯臺也可以。普通青石硯可以當硯臺用。但要光滑,濕潤,易著墨。當然有好硯好硯更好。通常情況下,保持硯臺的清潔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墨水進行拓墨的時候。要提前把硯臺洗幹凈再磨,否則印出來的墨是灰色的。宿墨用於延錢時,裝裱後容易滲出墨暈,不宜使用。

3.砂紙(砂布)

打磨印石,壹般可以準備壹塊厚度的,比較薄的可以準備壹塊水砂紙。如果沒有砂紙,也可以用平整細水泥板或磚石。

***4張

印床

4.印床

印床用於固定印章,以便雕刻時省時省力,特別是在雕刻硬材料或小印刷品時。壹般是軟性印刷材料,如青田、壽山石等。或者更大的印章由左手支撐,可能不需要印床。在印床有兩種木材和金屬。壹般木質的比較好,既適用又容易買到。金屬印床經久耐用,具有傳承價值。

5.印刷

印刷是用來刷印刷面的。壹、雕刻時刷掉石粉,因為石粉不宜用嘴吹,長期用嘴吹石粉對身體不好。二是炒鍋印刷時先刷印刷面,避免石屑等汙物帶入印泥。壹般可以用小刷子或者牙刷代替。

6.棕色掃帚

壹般稱為“棕虎”,用於擴大邊境支付。大城市書畫社都有賣。但壹般市面上賣的,棕絲的粗細不挑剔,使用時容易損傷紙張。買的時候要選細壹點的。第壹次用的時候,比較硬。可以放在熱鐵板上摩擦,也可以放在沙礫或水泥地面上摩擦使其變軟,棕絲變細變尖,再用少許植物油摩擦使其光滑。如果在市場上很難買到,也可以自帶棕絲。選其圓、直、細勁者,可紮成直徑約2-4厘米、長約5-8厘米的棕色掃帚,兩端留壹厘米,用尖刀切割也可。

7.托寶

用於邊界擴展。包的方法是:先取精裝紙,剪成硬幣大小左右的圓塊,用底部略厚的新棉花包好,再包壹層塑料紙和嗶嘰布,最後再包壹層柔軟的細緞(或用滌綸代替),使之扁平呈球形,用線紮緊頸部。延伸包裝要求緊密的敷料和光滑的表面。

8.尹貴

印時用陰規框住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倚。或者對於臨摹來說,就是第壹印象不夠清晰厚重,可以重復兩三遍,讓印出來的文字更加厚重明亮。木材或整屬制作的銀桂均可。只要測量角度為90度,每條邊大約3到4厘米長,大約5到10毫米厚。印印章時,應先將印章定位,印章緊貼銀桂內蓋。臨摹的時候,尹貴舉起來按住。在印泥裏蘸壹下,然後按照原來的銀桂裏面重新攪拌。壹般掌握了鐘蓋就可以不用陰貴了。

9.羅紋印花

用於混合印泥。如果印泥長時間不用,油會下沈滲出,使油和泥分離。所以使用壹段時間後,或者不冷的時候,很容易結冰,要經常攪拌,使其均勻濕潤,要如新使用。印筋壹般用骨或玉石材料制作,高檔印泥盒壹般都配有印筋,不需要單獨制作或購買。如果是散裝印泥,則需要額外的印泥。

10,小玻璃鏡

用於檢查印石印刷文字的正反和準確時間。市面上常見的小玻璃鏡都可以。

11,其他

如保護印章的銀赫(或印刷套筒),印章印刷用的硬橡膠墊板;切割印石的鋼鋸條,軟布(或小毛巾)擦拭印章等。可以根據情況準備,不壹定要馬上準備。有些東西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用其他東西代替。

材料

篆刻材料包括印石、印泥和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