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壹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②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采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麽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壹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壹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壹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壹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妳雖然愛百姓,可妳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③壹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遊說之風,十分盛行。壹般遊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壹個著名辯士,壹暴十寒便出自於在"孟子"的"告子"上篇。
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壹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壹暴十寒"壹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恒心,作輟無常的壹種說法。例如壹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壹曝十寒的作法,那裏能學到什麽東西呢?
④引領而望: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壹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麽,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⑤明察秋毫: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壹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參考資料: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_百度百科 ?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之壹)_百度百科
明察秋毫_百度百科
魏惠王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