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拼音:liǔ àn huā míng,是壹則來源於文人詩作的成語,成語最早見於唐·王維《早朝》詩之二,後又衍生到唐·武元衡《摩訶池送李侍禦之鳳翔》中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灑換離顏。
“柳暗花明”原義是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比喻在曲折艱辛之後,忽然絕處逢生,另有壹番情景;在句中可充當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柳暗花明”成語故事
西山之行,讓陸遊在遊覽山水之余,排遣了心中的苦悶,並對自己被貶的事實有了清醒的認識。特別是當他行走在茫茫的天地間,看著山,過了壹重又壹重;水,繞過壹道又壹道。而每次走到壹個去處,似乎到了盡頭,再也沒路走了,但拐了壹個彎,他卻發現前面不遠的山谷裏有壹塊空地,在那成蔭的綠柳和明麗的紅花之間,竟然有壹個小村莊。
這些,都帶給陸遊很多啟發,讓他的心胸豁然開朗。陸遊興致勃勃地走向前面的山谷,來到了那個小村莊。村民們都對遠道而來的陸遊非常友好,並熱情地接待了他,陸遊在這個小村莊度過了非常愉快的時光。回到家後,陸遊對這次西山之行印象特別深刻,便作了壹首七言律詩《遊山西村》。從此,“柳暗花明”這個成語便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