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這個典故
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人。他在家裏養了3000個食客。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三個等級:上層、中層和下層。優秀的客人每天能吃到大魚大肉,出門有車坐;中等客人每天只能吃魚和蔬菜;劣等客人每天只吃蔬菜。壹天,孟嘗君的朋友介紹壹個名叫馮諼的人到孟嘗君家。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麽專長?”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麽專長吧!”孟嘗君壹聽,對馮諼不理不睬,家裏的仆人見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看不起馮諼,馮諼的客人全被招待了。馮諼很不高興,天天抱怨:“既然大家都看不起我,我就走吧!”孟嘗君知道後,把馮諼從下等客人提升為上等客人,並給馮諼的母親壹些吃的和用的東西。馮諼心想:“孟嘗君對我這麽好,我壹定要找個機會報答他!”有壹次,孟嘗君派馮諼去雪地裏討債,馮諼冒充孟嘗君的命令,告訴所有欠孟嘗君錢的人不要還,給孟嘗君買了壹個“仁義”的好名聲!然而,孟嘗君不知道這是為自己好,並指責馮諼。後來,孟嘗君被齊王免去了宰相的職務,當他回到雪地裏居住時,雪地裏的人們熱情地歡迎孟嘗君。人們帶著老人甚至孩子出去,出城迎接他們。孟嘗君笑著說:“我今天看到老公買的‘義’了!”這就是“扶老攜幼”這個成語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