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鑒, xīn jiàn 基本解釋
鑒察。多用於鬼神。 明 李東陽 《遣祭祝文》:“尚祈歆鑒,永享明禋。” 清 曾國藩
《祭韓公祠文》:“既敬告所以,因為之詩歌,使工歌以人聲,冀先生之神,安休於此。不腆之誠,庶為歆鑒。”歆嘆, xīn tàn 基本解釋
欽羨贊嘆。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後集·大父廉儉》:“大父少傅素廉儉……時 楊伯子 長儒 守 湖 ,嘗投謁造門,至,不容五馬車。 伯子
下車顧問曰:‘此豈侍郎後門乎?’為之歆嘆而去。”歆唏, xīn xī 基本解釋
猶悲喜。 唐 孟郊 《曉鶴》詩:“虛空夢皆斷,歆唏安能禁?”歆享, xīn xiǎng 舊指鬼神享受祭品、香火
上天歆享,鬼神佑焉。——《漢書·匡衡傳》歆羨, xīn xiàn 愛慕
是宜當時見之而歆羨,後世聞之而嘆息。——《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歆嘗, xīn cháng 基本解釋
謂神靈享用祭品。 漢 崔駰 《北巡頌》:“禋潔享祈,歆嘗百神。”歆歆, xīn xīn 基本解釋
感動貌;欣喜貌。《《詩·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漢 鄭玄 箋》:“時則有大神之跡, 姜嫄
履之,足不能滿履其拇指之處。心體歆歆然,其左右所止住,如有人道感己者也。” 晉 傅玄 《天地郊明堂歌·天郊饗神歌》:“神之至,舉歆歆。靈爽協,動余心。”歆愛,
xīn ài 基本解釋
喜悅羨慕。《新唐書·李棲筠傳》:“ 棲筠 至,張設武備,遣辯士厚賫金幣抵 杲 軍賞勞。使士歆愛,奪其謀。”歆動, xīn dòng 基本解釋
(1).欣喜動心。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夜叉國》:“問:‘何以為官?’曰:‘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壹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少年甚歆動。”
(2).觸動;驚動。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其所為問答議論,初不過骨角玉石面目采色之間,而感發歆動,不能自已。”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註·乾稱下》:“由其不窺聖學,乍於流俗利欲之中聞清脫之說,意為歆動。”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三十:“在那大會的興奮還未平復的時候得到 九江
克復的消息……把 武漢 三鎮都歆動了。”歆向, xīn xiàng 基本解釋
西漢 劉歆 及其父 劉向 的合稱。 隋 王通 《中說·天地》:“使 範寧 不盡美於《春秋》, 歆 向 之罪也。” 阮逸 註:“ 劉向 理《谷梁》,
劉歆 好《左氏》,各守壹家而不能貫聖經之本,是古學之罪也。” 宋 歐陽修 《答梅聖俞寺丞見寄》詩:“詞章盡 崔 蔡 ,論議皆 歆 向 。” 宋 陳師道
《與魯直書》:“ 正夫 有幼子 明誠 ,頗好文義,每遇 蘇 黃 文詩,雖半簡數字,必録藏,以此失好於父,幾如小邪矣。乃知 歆 向 無足怪者。”歆美, xīn
měi 基本解釋
欽羨贊美。《新唐書·杜正倫傳》:“ 正倫 壹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歆然, xīn rán 基本解釋
喜悅貌。 唐 劉禹錫 《唐故宣歙池都團練觀察使王公神道碑》:“如楩枏生於深林,未始自貴,而度材者壹眄,歆然在懷,故以不爭而速售。” 宋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歆然如聞其馨香,肅然如睹其形容。”歆快, xīn kuài 基本解釋
喜悅。 清 王鵬運 《<彊村詞>序》:“大集琳瑯,讀之尤歆快無量。”歆嗅, xīn xiù 基本解釋
歆饗。 唐 韓愈 《南山詩》:“嘗聞於祠官,芬苾降歆嗅。” 王伯大 音釋:“謂神饗之也。” 徐震 評釋:“此二句言聞諸祠官, 南山
之神甚靈異,能降臨歆受禋祀也。”歆艷, xīn yàn 基本解釋
歆羨,羨慕。《禮記·郊特牲》“而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 漢 鄭玄
註:“流,猶行也。行,行田也。鹽,讀為艷。行田示之以禽,使歆艷之,觀其用命不也。” 宋 李綱 《論福建海寇劄子》:“小民歆艷,皆有仿效之意。”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上》:“ 子京 譏舊史猥釀不綱,而以傳遠自許,今之學者類皆歆艷,以為新奇。”
同“ 歆艷 ”。《新唐書·李晟傳》:“每虜使至,必召 息曩 於坐,衣大錦袍,金帶,誇異之,虜皆指目歆艷。” 宋 蘇軾
《代李琮論京東盜賊狀》:“使此輩歆艷其利,以為進身之資。” 明 宋濂 《孚中禪師信公塔銘》:“是當揭之崇碑,明示方來,使學佛者有所歆艷而起信焉。”歆淫, xīn
yín 基本解釋
縱樂。 三國 魏 曹植 《大饗碑》:“自卿校將守以下,下及陪臺隸圄,莫不歆淫宴喜,鹹懷醉飽。” 宋 沈遼
《十才子出關圖贊》:“當時貴人,華屋歆淫,無有丹青,能傳於今。”歆慕, xīn mù 基本解釋
羨慕。《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適》:“帝有所感即賦詩,學士皆屬和。當時人所歆慕。”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德奴家燭有異香》:“ 楊德奴
,南曲第五家居焉,頗為名輩歆慕。”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箋》:“己之所得,樂與人同;人之所能,不求其備。是以羣士歆慕,若飛鳥之宗鸞凰,眾流之趍江海。”歆固,
xīn gù 基本解釋
西漢 《七略》作者 劉歆 和 東漢 《漢書·藝文誌》作者 班固 的合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諧隱》:“ 漢 世隱書十有八篇, 歆 固
編文,録之歌末。”歆馨, xīn xīn 基本解釋
謂神靈享馨香之祭。《文選·張衡<東京賦>》:“神歆馨而顧德,祚靈主以元吉。” 薛綜
註:“歆、饗也……言天神覩人主之明肅,顧饗其馨香之祭。”歆饗, xīn xiǎng 基本解釋
同“ 歆享
”。《晉書·樂誌下》:“奠樽俎,實玉觴。神歆饗,鹹悅康。宴孫子,祐無疆。”《北史·夏侯道遷傳》:“脫有先亡者,於良辰美景,靈前飲宴,儻或有知,庶***歆饗。”歆止,
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