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
釋義:指無保留地、坦率地談出事實、意見或感情;形容壹個人說話直爽,毫無隱瞞。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劉波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直言不諱”。
成語寓意:
敢於直言不是不講究說話的方式和藝術,而是指敢於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絲毫不因私情,不為面子而有所顧忌,躲躲閃閃。敢於直言,敢於說真話,開門見山,壹針見血,不隱惡,不飾非。直言不諱,反映的是壹種實事求是的品格,壹種敢於負責的精神和壹種雷厲風行的作風,是中華民族的壹種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和***產主義道德思想的壹種優良品質。成語告訴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要在言行上服從於真善的準則,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裝飾,不去刻意的討好他人,不去為了所謂的“婉轉”“不得罪人”而做壹個“好好先生”,失去了直言不諱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