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貶義
出 處
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
出處: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鬥。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壹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壹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壹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