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為:成群結隊
讀音:chéng qún jié duì
釋義:意思是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壹群群、壹隊隊。形容人或動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壹起,後來也比喻團結壹致。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說魏兵已到。”
譯文: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結隊,飛奔而來,報告西魏的軍隊已到。
擴展資料
反義詞
1、形單影只
讀音:xíng dān yǐng zhī
釋義:形容孤獨壹人,沒有同伴。
出自:唐代韓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兩世壹身,形單影只。
譯文:繼承先父的後代,在孫子輩裏只有妳,在兒子輩裏只有我。韓家子孫兩代各剩壹人,孤孤單單。
2、形影相吊
拼音: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釋義: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壹起互相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
解析:形,指身體;吊:慰問。
出自:晉代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譯文:孤身壹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