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詩經·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
反面教員 反面:壞的,消極的壹面。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可以從反面教育人民。
出處:李嫻娟等《血染的愛》:“出了最大的反面教員,我們的黨可以從這場血淋淋的慘痛的教訓中汲取教益。”
豐屋之戒 指高大其屋,將有覆家之禍,應引以為戒。
出處:《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高亨註:“‘豐其屋’,言貴族在位之時,如鳥得以飛翔於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覆車之鑒 覆:傾覆;鑒:鏡子。把翻車作為鏡子。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三國誌·蜀誌·後主傳》註引王隱《蜀記》:“隗器憑隴而亡,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鑒。”
覆車之戒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作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晉書·庾純傳》:“純以凡才,備位卿尹,不惟謙敬之節,不忌覆車之戒矣。”
覆舟之戒 推翻船的教訓。比喻失敗的教訓。
出處:明·陳子龍《陳涉論》:“後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後車之戒 對後面跟上來的車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敗或挫折,可以作為以後做事情的借鑒或教訓。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五十二回:“秦王道:‘孤當初不聽先生們之諫,致有此難,將來後車之戒,孤當謹重。’”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為借鑒,以振興現代。
出處:清譚嗣同《報貝元微書》:“稽古振今,士風壹奮。”
鑒前毖後 指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後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鑒往知來 鑒:審察或引為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根據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後怎樣發生變化。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前車可鑒 鑒:引申為教訓。指用前人的失敗作為教訓。
出處:《清史稿·劉韻珂傳》:“洋人在粵,曾經就撫,迨給銀後,滋擾不休,反覆性成,前車可鑒。”
前車之鑒 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前覆後戒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出處: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
前危後則 前人的危亡,後人應引以為戒。猶言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前轍可鑒 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同“前車之鑒”。
以人為鏡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出處:《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以往鑒來 用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辦事的借鑒。
出處:《三國誌·魏書·楊阜傳》:“願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後行,重慎出入,以往鑒來。”
殷鑒不遠 殷:指商朝後期;鑒:鏡子。指殷商子孫應以夏的滅亡為借戒。後泛指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出處:《詩經·大雅·蕩》:“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引古證今 用古代的經驗教訓,證明現實中的事情。
出處:《南齊書·高逸傳》:“儒家之教,憲章祖述,引古證今,於學易悟。今樹以前因,報以後果,業行交酬,連鎖相襲。”
引以為戒 引:用;戒:鑒戒。指把過去犯錯誤的教訓拿來作為警戒,避免重犯。
出處:《國語·楚語下》:“人之求多聞善敗,以鑒戒也。”
知往鑒今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酌古禦今 指擇古之善者以為治今的借鑒。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強誌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酌古禦今,治繁總要,此其體也。”
觀今宜鑒古 宜:應該;鑒:鏡子。觀察當今的社會,應以古代為鏡子加以借鑒。
出處:《增廣賢文》:“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失敗為成功之母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取得勝利。
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出處: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七:“仁廟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猶或時失足。漢顧趙曰:‘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鑒。
出處:《戰國策·趙策壹》:“前世之不忘,後事之師。”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