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方”字開頭帶各的成語有哪些?

“方”字開頭帶各的成語有哪些?

方正之士、方正不茍、方驂並路、方便之門、

方寸已亂、方外之人、方斯蔑如、方正持重、

方興未艾、方面大耳、方底圓蓋、方枘圓鑿

方正之士?

讀音fāng zhèng zhī shì?

釋義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讀書人。?

出處《漢書·晁錯傳》:“言行若此,可謂方正之士。”

方正不茍

讀音fāng zhèng bù gǒu

釋義方正:正直;茍:茍且,不正派。指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綱,為人方正不茍,頗信佛老之說。”

方驂並路

拼音: fāng cān bìng lù

解釋: 猶並駕齊驅。

出處: 《宋書·王景文傳論》:“與袁粲群公方驂並路,傾覆之災,庶幾可免。”

方便之門

讀音fānɡ biàn zhī mén

釋義?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後指給人方便的門路。

出 處 唐·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維摩見柄,蓋申方便之門;道安謝歸,思遠朝廷之事。”

方寸已亂

讀音fāng cùn yǐ luàn

釋義方寸:指心。心緒已被擾亂,行動慌亂。

出 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

方外之人

讀音?fānɡ wài zhī rén

釋義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出 處《莊子·大宗師》:“彼遊方之外者也。”

方斯蔑如

讀音fāng sī miè rú

釋義方:比;斯:此;蔑:沒有。與此相比,沒有比得上的。多指為人的情操。

出處《南齊書·高帝紀上》昔保衡翼殷,博陸匡漢,方斯蔑如也。 

方正持重

讀音fang zheng chi zhong

釋義形容人物的品德高尚,堂堂正正,端莊而穩重。

出 處《森林中的紳士》

方興未艾

讀 音fāng xīng wèi ài

釋義指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或還沒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發展。

出 處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虜人非有方興未艾之勢,而何必用此哉!”

方面大耳

讀音fāng miàn dà ěr

釋義方面:方形顏面。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妳不看見城裏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壹個個方面大耳。”

方底圓蓋

讀音fānɡ dǐ yuán ɡài

釋義比喻事物不相合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

方枘圓鑿

讀音fāng ruì yuán záo

釋義枘:榫頭;鑿:榫眼;卯眼。方形的榫頭;圓形的卯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適宜。

出處戰國·楚·宋玉《九辨》“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