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群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壹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妳若有壹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麽報答我呢?”重耳略壹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麽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麽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壹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壹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壹舍等於三十裏),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裏,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問鼎中原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成語典故:洛陽是東周的都城。楚莊王親自領兵打敗在陸渾壹帶的戎族以後,又到周定王的邊境閱兵,顯示楚國勢力的強大,想以此威脅周天子,與他分治天下,嚇得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孫滿去慰勞他。
莊王壹見王孫滿就問:“我聽說大禹鑄有九鼎,從夏傳到商,又從商傳到周,成為世界上的寶貝,現在放在洛陽。這鼎有多大?有多重?”
這壹劈頭蓋腦的問話,把王孫滿嚇呆了。因為九鼎是大禹治水時,用九州進貢的鐵鑄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夏、商、周三個朝代,都把它作為世代相傳的國寶,它標誌著天子的尊嚴,象征著王位的神聖,從來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許任何人過問的。
王孫滿呆了壹會,趕忙哈起腰,皮笑肉不笑地說:“大王,這九鼎嘛……小人不敢應答啊!”
莊王用輕蔑的口氣說:“那九鼎有什麽了不起呀?從楚國的倉庫裏隨便拿出壹點廢鐵就足夠鑄成九鼎!”
王孫滿壹聽這口氣,嚇得不敢在這裏多停留,趕忙向楚王告辭回洛陽。他壹邊走壹邊想:自古以來,任何人不敢過問九鼎,今天楚王問九鼎的輕重和大小,而且那樣蔑視九鼎,是把周天子沒放在眼裏,莫非是想滅周朝而統領天下!他越想越害怕,連忙快步往回跑。
此時,周定王在宮裏坐立不安,正等著王孫滿的消息。王孫滿壹進宮,周定王劈頭就問:“楚國那個叫旅(莊王的名字)的小子說些什麽?他對妳的態度如何?”
王孫滿急忙下跪,結結巴巴地說:“哎呀,不,不得了呀!這世道變、變、變了啊!”說著嗚嗚地哭了起來。
周定王見此情景,更著急了,趕忙追問:“妳快說,是怎麽回事?”
王孫滿壹邊套壹邊說:“楚子狗膽包天!他,他問九鼎有多大、多重,他還說,從楚國倉庫裏隨便拿出壹點廢鐵,就足夠鑄成九鼎。”
莊王問鼎,有損於天子的尊嚴,更是對周朝政權的威脅。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壹聽到這個消息,又生氣又害怕,壹時沈默不語,呆若木雞。過了壹會,他起身壹遍又遍地撫摸九鼎。大臣們知道了這個消息,都來安慰周定王說:“陛下放心,陛下萬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變,蒼天會保佑您!”
圍魏救趙 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壹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壹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 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壹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
朝秦暮楚 在秦統壹中國之前,這裏是秦楚兩國妳爭我搶的拉鋸之地,本地的百姓在秦兵楚將的滋擾之中,學會了聰明的生存方法。早晨,秦兵打過來了,百姓們便說自己是秦國的良民,把秦國的門牌翻過來,晚上楚軍攻過來了,百姓們便說自己是楚國的順民,把楚國的門牌翻過來,以此保護了自己的生命財產。
臥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
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報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煉意誌,安逸反而會消磨意誌。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誌,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裏掛了壹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
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後與人民壹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紙上談兵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兵事,認為天下沒有比得上他的。曾經和他的父親趙奢談論兵事,趙奢都難不倒他,但是並不稱贊他。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曰∶“打仗,是生死攸關的地方,而趙括太輕率地討論它了。如果趙王不讓他當將軍就罷了,如果壹定要讓他當將軍,他壹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
趙括代替了廉頗以後,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的任用軍官。秦國的將軍白起聽說以後,指揮奇兵,假裝打敗撤退,而斷絕趙軍的糧道,把趙軍壹分為二,趙軍士氣不能統壹。被困四十多天,趙軍非常饑餓,趙括親自指揮精兵博戰,秦軍用箭射死了趙括。
趙括的軍隊大敗,數十萬趙軍投降了秦國,秦國全部將它們活埋了。
語言詞匯中的壹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漢語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例如:
言簡意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實事求是
誨人不倦 經年累月 千鈞壹發 緣木求魚
削足適履 七手八腳 細大不捐 坐井觀天
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詞組,還有來自人民口裏常說的習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汗牛充棟”、“虎踞龍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裏占有壹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壹個特點。
成語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壹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松散壹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壹見”、“真金不怕火煉”、“有誌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壹些經驗之談,表示壹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壹類。成語跟習用語、諺語是不壹樣的。
成語大都有壹定的出處。如“狐假虎威”出於《戰國策·楚策》,“鷸蚌相爭”出於《燕策》,“畫蛇添足”出於《齊策》,“刻舟求劍”出於《呂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於《韓非子·難勢》,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沈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壹箭雙雕”出於《北史·長孫晟傳》,“口蜜腹劍”出於《唐書·李林甫傳》,都是歷史上的故事。至於截取古書的文句用為四字成語的更為普遍。如“有條不紊”取自《尚書·盤庚》“若綱在綱,有條而不紊”,“舉壹反三”取自《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痛心疾首”取自《左傳》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禮”取自《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嘗不分庭抗禮”,“奴顏婢膝”取自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以奴顏婢膝者為曉解當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為數很多。如“憂心忡忡”出自《詩經·召南·草蟲》,“外強中幹”出自《左傳》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勞”出自《孫子·軍爭》,“水落石出”出自蘇軾《後赤壁賦》,“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韓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裏常說的壹些四字習用語也可以歸入成語裏來。如“咬文嚼字”、“拖泥帶水”、“陽奉陰違”、“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類,與成語的結構相同。在成語中也有些是接受外來文化而出現的。如“天花亂墜”、“當頭棒喝”、“不可思議”、“不二法門”都是。
成語壹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則不達”、“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語壹般所以用四個字,這與漢語本身句法結構和古漢語以單音詞為主有關系。
四字的語法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主謂式:名副其實、盛氣淩人、杞人憂天、胸有成竹;
動賓式:好為人師、莫名其妙、視為畏途;
聯合主謂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聯合動賓式:知己知彼、養精蓄銳、防微杜漸、發號施令;
聯合名詞式:粗心大意、南轅北轍、鏡花水月;
聯合動詞式:突飛猛進、勇往直前;
動補式:逍遙法外、問道於盲;
兼語式:以鄰為壑、令人生畏。
成語的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上面只是簡單舉例的性質。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 形象鮮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對比以及加重的措辭方法。如“陽奉陰違”、“外強中幹”、“五光十色”、“壹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學家對成語的運用都非常註意。
成語是表示壹般概念的固定詞組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例如"空中樓閣""鼎鼎大名""青出於藍""有聲有色""歡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語。少於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於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在成語中都占絕對少數。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諺語、歇後語、引語和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從某些方面看來,也有相似之出。譬如專名和科學術語都是固定詞組;諺語、歇後語、引語不僅是固定詞組或句子,而且意味也有些與成語相似;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比較簡練,形式跟絕大多數的成語壹樣,如"東西南北""春夏秋冬"之類,但是這些都不是成語。把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等的區別搞清楚,這就有助於斷定什麽是成語,什麽不是成語。現在簡單地就這方面作些說明。
成語跟專名不同:專名和成語雖然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但是專名是表示特定概念的,例如"李莊小學"只是壹個學校獨有的名稱(當然,可能有重名),"廣安人民公社"只是壹個公社獨有的名稱。成語則是表示壹般概念的,例如"七零八落"這個成語,既可以用來形容開敗了的花朵,又可以用來形容被打敗的軍隊,也可以用來形容稀疏零散的人群。又如"津津有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任何壹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特別感覺有興趣。
成語跟科學術語不同:科學術語是表示科學概念的,不是表示壹般概念的。例如"主觀能動性""革命樂觀主義""無限花序""平行四邊形"這些科學術語,盡管都是由幾個字組成的固定詞組,可是並不是成語。
成語跟諺語不同:諺語絕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詞組。諺語經常用在人民大眾的口語裏,用在文章裏的比較少。諺語往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不象成語那樣具有文言色彩。諺語的形式,不象成語那樣整齊。例如"坐山觀虎鬥""天下烏鴉壹般黑"之類的諺語,都不是那麽整齊。當然,如果把這些諺語壹定說是成語,也是可以勉強的。
成語跟歇後語不同:歇後語是壹種固定的句子,壹定要由兩部分構成,前壹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後壹部分是從正面作說明。寫文章為了收到鮮明、形象、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語似的引用歇後語。如"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狗拿耗子 多管閑事。""泥菩薩洗臉 越洗越難看。""蜜餞黃連 先甜後苦。"這些話,都是"歇後語"而不是"成語"。
成語跟引語不同:在古人的著作中有個別語句,如"勾心鬥角"(見杜牧《阿房宮賦》)"水落石出"(見蘇軾《赤壁賦》)等,因為時常被人們使用,後來就成了成語。但如,"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這兩句詩不是人們時常使用的,而是在文章中偶爾被引用了。因此這類語句應該稱之為"引語",不能看做是成語。
成語跟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也不壹樣,因為成語由四個字組成的占絕大多數,所以有些人往往把由四個字組成的普通詞組,尤其是文言色彩比較濃厚的普通詞組,也看做是成語。應當指出:凡是壹個詞組裏的詞可以抽換的,就應該把它看做普通詞組。例如"根本改變""這個詞組,在某種場合,也可以改為"徹底改變"、"基本改變"或"大大改變"。又如"密切合作"這個詞組,可以改為"緊密合作","肆意揮霍",可以改為"任意揮霍"或"隨意揮霍"。這幾個詞組改了以後,並不影響內容,使人感到也很合適。象這樣可以自由改動的詞組,都是普通詞組。至於成語,則是壹個有機的整體,組成成語的詞,壹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來替換。例如"虎口余生"這個成語,就不能改為"狼口余生"或"豹口余生",也不能改為"虎嘴余生"。又如:"不管哪個殖民主義者怎樣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也掩蓋不了他們的侵略本質。"在這個句子裏,不但不能把"花言巧語地侈談和平"改為"花言地侈談和平",或"巧語地侈談和平",就是改為"巧語花言地侈談和平"也是非常勉強的。
成語跟專名、科學術語和歇後語的不同,看起來相當明顯。成語跟引語、普通詞組、諺語的區別,壹般說來也是清楚的,但是有的也不容易分辨。我們應該承認有些固定詞組或相當固定的詞組是介於成語與諺語、引語或普通詞組之間的,對這類詞組,不必壹定去劃分它的界限。例如"壹文不值",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普通詞組,因為把它該為"不值壹文"、"不值壹錢"或"壹錢不值"都毫不勉強。但是,這個詞組畢竟有相對的固定性,極象成語,把它看作成語,也未嘗不可以。又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把它看做成語或諺語皆無不可
成語就是既成之語,大部分是四字的,也有不是的。
後人覺得前人說的某句話語詞精煉,表意恰到好處,就會把這句話拿過來用。壹個成語壹般開始是在讀書人之間使用,因為大家都知道出典何處,自然能領會別人的意思。到後來用的久了,所有人都這麽用,就成了漢語裏的固定詞匯了。我國的大部分成語誕生於
我國古代形成了為前朝修史的傳統,"國可亡,史不可亡"(《元史.董文炳傳》)歷代統治者非常重視歷史的連續性和繼承性。各類史籍,品種繁多,體例多變。其中,以《史記》為首的紀傳體正史綿延數千年、壹部二十四史,篇帙長達三千二百五十九卷,上下五千年,是舉世無雙的壹部通史百科全書。又如在編年體史書中,歷代***修實錄壹百壹十六部,僅《大清實錄》壹種,就有四千三百五十五卷。史官在我國壹直受到極大的尊祟,常由皇帝挑選任命,有的皇帝如唐太宗、明太祖等還親自擬定編修規則,參加修史活動。歷代最高統治者為什麽如此重視修史活動,並把它制度化呢?其原因有四:
壹是為借鑒前期經驗,以史為鑒,垂訓後世,以達到繼往開來的目的。
二是為前朝修史,證明新朝的合法地位,自圓其正統之說,以爭取民心。
三是為點綴升平,鋪張門面,籠絡士人,特別是那些"不食周粟"的前朝遺老,消磨他們的敵對意識。他們在其他方面斷然與新朝誓不兩立,極難合作,唯獨在編修故國之史這壹點上,心情復雜,尚可通融,他們帶著懷念、留戀、悲憤之情,投身其中,唯恐忠奸不分是非顛倒,他們熟悉舊朝史事,多少可抑制新朝史官對前朝歷史的歪曲貶低。
四是為控制褒貶大權,懲惡揚善,壟斷輿論,為本朝統治者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以鞏固王朝統治。歷代相沿的修史制度,保證了我國史書上下銜接,綿延不斷。這僅是我國圖書的壹個縮影。我國整個圖書文化事業都稱得上歷史悠久,壹脈相承,這壹點,是世界上任何壹個國家都不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