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增明(俞福子)出生於1957。江蘇興化人,南京日升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英國東方藝術研究所研究員。2000年,作品《月光》獲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國魂鄉土情‘全國書畫作品大獎賽’特別獎。2001《魚鳧子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先生作序。2001參加“藝蘭齋”全國著名畫家書畫作品展。2002年應邀參加“全國旅交會名家大獎賽”,抽象水墨作品《孫》獲壹等獎。
中文名:葛增明
別名:玉夫子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興化
出生日期:1957
職業:畫家和書法家
主要成果:《國魂·國土情》全國繪畫大獎賽大獎。
代表作品:月光,太陽,藍夢,玫瑰夢。
藝術成就
(余夫子),出生於1957。南京日盛
藝術研究院院長。
2000年,作品《月光》獲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國魂鄉土情‘全國書畫作品大獎賽’特別獎。
2001《魚鳧子畫集》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美術家協會執行主席劉大為先生作序。
2001參加“藝蘭齋”全國著名畫家書畫作品展。
2002年應邀參加“全國旅交會名家大獎賽”,抽象水墨作品《孫》獲壹等獎。
2002年,應邀參加第六屆上海藝術博覽會。近50幅抽象水墨作品引起轟動,銷售壹空。他們被法國和其他藝術界譽為中國的趙無極,中國新聞社在互聯網上發表了評論。
2002年,《中國人才》發表了著名作家顧寶子的《邊緣畫家——葛增明》壹文。
2003年作品《藍色的夢》《玫瑰的幻想》參加“香港當代水墨畫展”。
2003年,許多作品被邀請參加榮寶齋展覽。
2004年“澳門書畫展”獲獎。
很多作品被國內著名導演看中,選擇作為室內場景的裝飾。
2000年至2003年,在《新華日報》、《揚子晚報》、《藝術導報》、《藝術之友》、《書法》、《中國文學》、《酒店世界》、《中外酒店》發表大量作品。
著名評論
劉大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俞福子出生在板橋的家鄉,生活在金陵古都。吳越文化的沃土和“揚州八怪”的創新精神為其提供了文化底蘊。豐富的生活經歷,遍布歐美的痕跡為其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敏銳的直覺、大膽的個性和創新的品質,使他的創作源源不斷地湧出。俞福子的作品不僅使人認識到儒家的中和、道家的虛無、佛家的真實,而且使人領略到西方藝術的華麗、浮華、奇幻的意境,從而將中國水墨畫的神秘與西方藝術的精致融為壹體,無疑,俞福子的繪畫不僅給中國藝術帶來了新的氣息,也給畫家和評論家帶來了啟發。誠然,逃離根深蒂固的傳統藝術思維並不容易,但要形成獨特的風格,需要頑強的追求。好在俞福子風華正茂,精力充沛,悟性高,文筆勤。以後在藝術創作上會有很大的成就。
李小山(美術研究所所長、南京四方當代美術館館長、著名藝術評論家)
壹個朋友帶我去看葛增明的畫,叫《玉佛》。乍壹看,我還挺驚訝的。我以為老哥只是個愛好者,畫畫好玩,沒想到畫得很專業,比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專業畫師強多了。這說明繪畫需要壹種聰明、熱情和幹凈。我見過太多貪婪的家夥。畫畫只是他們的招牌。他們混跡官職,像壹流畫家壹樣弄個虛名,作為騙人的資本。反正社會上附庸風雅的人很多。他們如魚得水,風光無限,但背後都有詛咒,只留下畫界的笑柄。
老葛是壹個真正的業余畫家。他的工作中有很多繁忙的事情,但他的畫作數量簡直驚人。有壹次,我對著他看畫看了很久,快暈了,我只看到了壹半。老葛自己說,除了上班,他唯壹消磨時間的活動就是畫畫,下班後經常畫到半夜兩三點,超出了正常人的精力極限。我甚至羨慕這樣壹種無私的狀態,壹種超然的狀態,保證壹個人以全部的精力向某個目標沖刺。我不是說老葛對他的畫有多大的期待。據我觀察,他往往對作品的效果缺乏判斷,把壹些巧妙的精彩畫作扔到壹邊。的確,他畫畫更多的是為了寄托,是為了在畫中找到快樂,這和畫家求米求梁是很不壹樣的。
眾所周知,有壹句老話,有心栽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老葛畫畫靠的是他天生的悟性和靈感,當然也和他從小熱愛文學藝術有關。他的畫幾乎不能稱之為寫意,因為“寫意”是文人畫的約定俗成的說法,已經被人們過度使用了。老葛的畫有“寫意”的因素,但突出表現主義手法,潑墨抽象,很有實驗性。我的壹個評論家朋友不喜歡“實驗”這個詞,認為“實驗”是壹個不成熟的階段。我的看法不同。“實驗”是壹個藝術家的基本素質。沒有“實驗”,就沒有探索和創新,所以我壹直對敢於“實驗”的畫家印象很好。老葛對自己的創作不加人工的籠頭,可以隨心所欲的畫畫,為自己的創作打開了很多自由的空間。從另壹個角度來說,這也是“業余”畫家的優勢。沒有負擔,沒有框框,也不像某些“專業”畫師那樣迂腐,怕別人說自己基本功不夠,所以死抱著成見。
壹些西方外國人喜歡老葛的畫,欣賞他的畫,這是有根據的。我們對藝術的欣賞是基於熟悉和陌生。太熟悉意味著沒有新意,太陌生讓法官找不到參照物。外國人顯然喜歡中國的水墨畫,因為它有特殊的表現力。老哥把它發展到了可以找到很多可能性的地步,比如墨滴的表現力,抽象方式的豐富性。十幾年來,壹批有誌於水墨畫的畫家在這方面積累了比較紮實的基礎,而老葛則以其特殊的個性展現了另壹種方式。他沒有過分接近西方抽象畫的風格,也沒有陷入“實驗”帶來的空虛和盲目。他的圖式仍然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
葛曾經讓我對他的畫發表壹些“有價值”的評論,我只是笑而不答,因為我知道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是不需要任何暗示的,壹定要從經驗中獲得靈感,從小細節中達成最終的理解。曾國藩說了壹句很簡單的話:但求耕耘,不求收獲。我明白耕耘和收獲的關系是天然的。老葛若總保持原來的心態,恐怕連他自己都想不到以後會有什麽收獲!
程大利(原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著名畫家)
繪畫是壹種個人文化現象。通過繪畫,我們可以知道作者的興趣和個性。當然,修煉是最先透露的信息。我們可以通過畫畫知道壹個人是可愛的、可親的還是可敬的。也可以知道壹個人是無趣的,不合格的,或者沒品味的。我們在畫前與作者對話,沈默卻激動。感動我們的是畫,畫是聲音。
中國畫的美在於他對形象的理解。具象、意象、心理意象,這種“心理意象”看起來“神秘莫測”,實則是“通向壹切奇跡之門”。壹批西方表現主義畫家對中國的“心象”理論頗有心得,湧現出壹批好作品。從精神意象上可以看出,高格,畫家的天賦和人格都留下了軌跡,我們可以從容欣賞。
郁夫子是壹位充滿激情、潛力和才華的畫家。很明顯,他是感覺型的,不介意推理。其實他對推理的感受是因人而異的。他不拘泥於通常的技巧,而是直奔主題——表達自己的心意。所有的畫都是精神意象,畫家個人眼中的世界,或炫目,或離奇,或迷茫,或靜謐,夢幻,如癡如醉,這與西方表現主義畫家不謀而合,但也充滿了東方情調和中國神韻。
俞福子的畫與中國傳統筆墨的審美規律相吻合,虛與實,疏與密,奇與正,幹濕濃淡的節奏與人的視覺規律相協調。大象無形,玉子不以形取勝,但他的圖式和筆墨色彩的世界,卻能在觀眾心中蕩起波瀾,讓看畫的人和畫者為之歌唱。他自己說得好,他的作品是“生命的律動,激情的表達,審美觀念的顯現,生命體驗的展示。”俞福子的個人語言隱含著“意象”,是“心象”的自然表現,這也證明了繪畫形式多樣化的規律。從宏觀上看,各種藝術語言的多元存在狀態是壹種歷史現象。以前歷史學家何榮說:“牡丹好,丁香好”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面對多元的藝術現象,我們應該多壹些平和與寬容,而不應該以偏袒或狹隘的傳統觀點來衡量。
19世紀初的梵高和塞尚率先突破了基於認識論意義上的“模擬現實主義”體系,大大弱化了“形”的客觀真實,強化了“形與色”的主觀意識,建立了不同於傳統的現代圖像觀。後來的畫家進壹步肢解了“模擬現實主義”傳統,尋求“同構性和統壹性”。徐渭、八大等古代藝術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們的貢獻是思想的發展,而不僅僅是筆墨。對比於夫子的畫,我欣賞他走了壹條“形而上”的路,作品中透露出的靈魂的熱情、活力和真實,還是很感人的。祝俞福子取得更大的成功。
Gerhardt Matthias(德國馬蒂亞斯藝術學院院長、卡塞爾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現代藝術鑒賞家)
葛增明的畫,尤其是水墨畫,現代,前衛,有中國精神。葛增明的畫中有壹個實驗,體現了他的藝術語言和個性。葛增明的畫不僅是抽象藝術,也是實驗性的水墨畫。構圖很空靈,水墨畫自然暈染,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