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絕後患,漢語成語,拼音是yǐ jué hòu huàn,意思是消除禍根,來杜絕以後可能產生的禍患。出自《謝金吾》。
出處: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如今朦朧奏過聖人,將他兩個押赴市曹殺壞了,以絕後患。”?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都呂奉先乘夜襲徐郡》:張飛曰:“我只要殺此賊以絕後患!”玄德曰:“此非大丈夫之所為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裏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丞相待關某甚厚,今彼不辭而去,亂言片楮,冒瀆鈞威,其罪大矣。若縱之使歸袁紹,是與虎添翼也。不若追而殺了,以絕後患。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壹百八回:陛下可設席召恪,暗伏武士於壁衣中,擲杯為號,就席間殺之,以絕後患。?
造句舉例:
1、為了以絕後患,挖深點!
2、放心吧娘,我壹定會盡快找出兇手,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3、當時病篤,中常侍蹇碩奏曰:若欲立協,必先誅何進,以絕後患。
4、這妖女看來來歷不凡啊,必須除掉她以絕後患!
5、司少海舉起他的大刀,準備手起刀落,取了這二人的頭顱,以絕後患。
6、斬草除根,葉前輩,煩您安排幾個飛行速度快的人,跟蹤異族,乘著他們今天的大敗,人心渙散,今晚在他們宿營時將其壹舉殲滅,以絕後患,葉前輩認為這樣做妥否?
7、所以當景公計劃除掉他們、以絕後患的時候,齊相晏嬰提出了“二桃殺三士”的建議。
8、我也發現了面對這個人的危險,我想應該弄死他,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