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之年成語形容16歲?

什麽之年成語形容16歲?

『壹』 什麽什麽之年的成語

成語來詞目解釋

摽梅之年源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當立之年指三十歲.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風燭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古稀之年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花甲之年花甲:舊時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壹花甲,亦稱壹個甲子.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

破瓜之年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耳順之年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犬馬之年對尊上卑稱自己的年齡.

天奪之年上天褫奪其年壽.指不能享其天年.

天假之年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指能享其天年.

懸車之年懸車:古人壹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指七十歲.

有生之年壹生之中最後的年月,即余年.~~~~~~~

『貳』 什麽之年的成語

垂暮之年、有生之年、耳順之年天奪之年、古稀之年、及笄之年、懸車之年回、聖人之年、知命之年、桑答榆之年、大有之年、杖鄉之年、弱冠之年、不惑之年、聚沙之年、而立之年、摽梅之年、從心之年、花甲之年

(2)什麽之年成語形容16歲擴展閱讀

年的詩句如下: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宋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宋 · 嶽飛《滿江紅·寫懷》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 南北朝 · 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 南北朝 · 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稻花香裏說豐年 —— 宋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十年生死兩茫茫 —— 宋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三』 形容老年人到了壹定年紀的成語進入什麽之年

垂暮之年

遲暮之年

明日黃花

人老珠黃

春歸人老

劍老無芒

老態內龍鐘

垂垂老矣

歲月容如飛刀,刀刀催人老

歲月如流

露往霜來

暮去朝來

星霜屢移

日往月來

童顏鶴發,

精神矍鑠,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老當益壯,

老而彌堅

劍老無芒,人老無剛

寶刀不老

『肆』 什麽之年成語

耳順之年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摽梅之年專

摽梅:梅子成熟後屬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遲暮之年

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當立之年

指三十歲。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風燭之年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古稀之年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花甲之年

花甲:舊時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壹花甲,亦稱壹個甲子。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破瓜之年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垂暮之年

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犬馬之年

猶犬馬齒。

天奪之年

上天褫奪其年壽。謂不能享其天年。

天假之年

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謂能享其天年。

懸車之年

指七十歲。

有生之年

壹生之中最後的年月,即余年。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問題可以追問。

滿意請及時采納,謝謝!

『伍』 什麽之年成語

摽梅之年 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遲暮之年 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 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當立之年 指三十歲。

而立之年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風燭之年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古稀之年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花甲之年 花甲:舊時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壹花甲,亦稱壹個甲子。花:形容幹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

破瓜之年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運的年齡。指50歲。

耳順之年 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犬馬之年 對尊上卑稱自己的年齡。

天奪之年 上天褫奪其年壽。指不能享其天年。

天假之年 上天賜給足夠的年壽。指能享其天年。

懸車之年 懸車:古人壹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指七十歲。

有生之年 壹生之中最後的年月,即余年。

『陸』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什麽之年

垂暮之年、遲暮之年、耄耋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

1、垂暮之年是壹個漢語詞匯,指快要到或已接近人之晚年。

出處:宋·張元幹《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譯文:年華衰老,人入暮年的時候卻仍舊還在四處漂泊離群索居。

2、遲暮之年指遲暮、黃昏,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

出處:《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譯文:痛思我的母親到了老年,卻不幸患了殘疾。

3、耄耋之年是壹個成語。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叠”。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

出處: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譯文:老人都能夠只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遍施恩澤連草木蟲魚都能得到好處。

4、花甲之年是壹個成語,讀音是huā jiǎ zhī nián,指老人六十歲。

出處:計有功《唐詩紀事》第六十六卷:“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譯文:雖然六十歲了,但是玩弄珠子還很流暢。

5、古稀之年,讀音gǔ xī zhī nián,漢語成語,指人到70歲的時候。

出處: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譯文: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柒』 形容人老了的成語什麽之年

垂暮之年

拼音: chuí mù zhī nián

用法:

解釋: 垂:將,版快要;暮:晚,老年權。快要到老年。

出處: 宋·張元幹《廬川詞·醉落魄》:“年華垂暮猶離索。

詞目遲暮之年

讀音chí mù zhī nián

釋義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出處《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

『捌』 什麽之年成語

第3詞為“之”、第4詞為“年”的成語***有21個

1)摽梅之年

2)不惑之年

3)遲暮專之年

4)垂暮之年

5)從心之年

6)當立之屬年

7)而立之年

8)耳順之年

9)風燭之年

10)古稀之年

11)花甲之年

12)聚沙之年

13)破瓜之年

14)犬馬之年

15)聖人之年

16)天奪之年

17)天假之年

18)懸車之年

19)有生之年

20)知命之年

21)耄耋之年

『玖』 形容老年人的成語,什麽之年

60歲左右:花甲之年

70歲左右:古稀之年

80歲左右:耄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