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掃而光
[拼音]:yī sǎo ér guāng
[釋義]:壹下子就掃除幹凈。
[出處]:宋·蘇軾《題王逸少貼》詩:“出林飛鳥壹掃空。”
[例句]:外面的太陽明晃晃的,將我心中的陰霾壹掃而光。
壹擁而上
[拼音]:yī yōng ér shàng
[釋義]:壹下子全都圍上去。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壹個目標猛擠過去。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呂蒙親自擂鼓,士卒皆壹擁而上,亂刀砍死朱光。”
[例句]:這部電影的場面很壯觀,攻擊時千軍萬馬壹擁而上,扣人心弦。
壹擁而入
[拼音]:yī yōng ér rù
[釋義]:擁:擁擠。壹下子全都擁了進去,擠了進去。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五:“眾人壹擁而入,迎頭就把了緣拿住,押進裏面搜捉,不曾走了壹個。”
[例句]:壹擁而入:勾就地的大門剛壹掀開,球迷們就壹擁而入。
壹概而論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釋義]:壹概:同壹標準,壹律。 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壹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出處]:唐·劉知幾《史通》:“而作者安可以今方古;壹概而論得失?”
[例句]:我們對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決不能壹概而論。
壹哄而散
[拼音]:yī hòng ér sàn
[釋義]:同“ 壹哄而散 ”。 《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大家纔嘻嘻哈哈壹轟而散,跑出去了。”如:這種壹轟而起、壹轟而散的做法,後果是很壞的。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看的人見沒得買了;壹哄而散。”
[例句]:當有人走近時,小麻雀立刻壹哄而散地飛到了附近的樹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