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受驚的鳥的成語是什麽?

受驚的鳥的成語是什麽?

漢字的書寫嚇到了小鳥。

漢語拼音j和ng g not ng zh和ni m: o

英語寫作1 .壹只鳥被弓弦的壹聲響嚇了壹跳。

2 .受到嚴重驚嚇的人;驚慌失措的人

解釋被弓箭驚嚇的鳥。比喻人受到驚嚇,稍有動靜就感到不安。又稱“帶弓傷的鳥”。【1】同“壹只鳥在弦上”。這裏的“驚弓之鳥”是倒置的,意思是“驚弓之鳥”;質:結構助詞,“的”。

這種用法是正式的;作為主語和賓語;貶義

傷感的貶義詞

同義詞是受傷的鳥和漏網的魚。

反義詞新生小牛

來源《戰國策17楚策四》;《晉書·鑒王傳》:“驕者易動,驚者鳥難定。”

成語例子

1.邵文嚇了壹跳。(清·李綠園《陸棄·鄧》第81回)2。他已經成了壹只受驚的小鳥,稍有風吹草動就嚇成這樣。罪犯們壹聽到警車的聲音,就像受驚的小鳥壹樣逃跑了。

編輯本段原成語典故。

在未來(1),更羸(2)和王偉在北京平臺(3)下,他們看到了飛鳥。更羸說(4)王維說:“我為王銀做了壹張弓(5) (6),還降落了壹只鳥(7)。”王維說:“但是(8)射擊能走多遠?”更羸說:“是的。”

有壹個房間(10),鵝從東方來,更羸把它們白白地送下來。王維說:“可是妳能射那麽遠嗎?”更羸說:“這個惡是(11)。”王躍:“妳怎麽知道(12)的?”說罷,飛赴徐(13)吊唁。飛天徐,所以(14)瘡痛;哀痛已久者已出群,故瘡未止(15),驚心未去(16)。聽到弦音,就會帶著(17)高飛,所以(18)沸(發)(19)落(20)。”

給…作註解

(1)未來:過去,過去。

(2)更羸:戰國時期著名的射手。

(3)京臺:高臺。

對...說...

(5)引導:拉動

(6)假發:只拉弓不射箭。

(7)降鳥:降鳥。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罪:疾病、孤獨

(九)胡:什麽?

(10)房間:間隔

(11)聶:這小鳥(12)怎麽了?意思是“做什麽”,為什麽要做。

(13)徐;慢慢地,慢慢地。

(14)所以:原來如此。

(15)休息:恢復。

(16)去:消除。

(17)簡介:拉伸(翅膀),意思是奮力向上飛。

(18)所以:所以。

(19)括號中的“Faer”壹詞是根據上下文添加的。

(20)隕石:從高處墜落

翻譯

壹天,更羸和王偉在高高的舞臺下。他們擡頭看見壹只鳥。更羸對王維說:“我將向國王展示壹種技能,可以用弓和假射使鳥墜落。”王維搖頭壹笑:“射箭能達到這麽高的水平嗎?”更贏說:“是的。”沒過多久,壹只孤雁從東方緩緩飛來。更羸擺好姿勢,拉滿弓弦,徒勞地射了壹箭,那只鵝應聲倒下。王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呼道:“箭術真的能達到這種程度嗎?”更羸在船頭解釋道:“這是壹只藏著傷的鳥。聽到弦聲就倒下的不是我的技術!”王維更加不解:“大雁在天上飛。王先生怎麽知道它有隱傷?”更羸回答說:“它飛得很慢,因為舊傷疼痛,聲音刺耳。就是因為長期失群,原來的傷口還沒有愈合,恐慌還沒有消除。它壹聽到弦音,就突然振翅高飛,瞬間牽動舊傷,痛得摔倒。”

編輯這個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魏國有壹個叫更羸的弓箭手。

壹天,更羸和王偉去郊外打獵。壹只大雁從遠處慢慢飛來,邊飛邊唱。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王維說:“陛下,我不需要箭。只要拉弓,大雁就會掉下來。”

“真的嗎?”王維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問道:“妳有這樣的能力嗎?”

更羸說:“請讓我試試。”更羸沒有拿走那支箭。他左手拿著弓,右手拿著繩子。他只聽到砰的壹聲。大雁只飛了起來,拍了兩下翅膀,突然從空中直直地掉了下來。

“啊!”王偉看到後很驚訝。“好本事!”更羸笑著說:“不是我有什麽了不起的本領,而是因為我知道這是壹只被箭射傷了的鳥。”王維更奇怪,問:“妳怎麽知道?”

更羸說,“它飛得很慢,它的叫聲很悲慘。慢慢飛,因為它被箭射傷了,傷口還沒愈合,還在疼;它哭得很慘,因為它離開了同伴,孤獨而不合群,得不到幫助。它壹聽到弦響,就非常害怕,拼命往高處飛。壹使勁裂,就倒了。”

後來人們用“驚弓之鳥”來形容遇到類似情況時受到驚嚇的人。

戰國政策楚策四

編輯這個成語的啟示

原意是以小聰明取勝,現在形容“驚弓之鳥”,形容受驚的人,遇到壹點小動作就非常害怕。另壹方面,它啟示我們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才能心安理得,問心無愧。俗話說“沒做過錯事的人,不怕鬼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