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語故事:古時候,有壹戶人家的老人有壹匹馬。有壹天,馬突然不見了,大家都覺得很遺憾。鄰居們都來安慰老人,老人並不難過,只是說:“誰知道這是禍是福?”
鄰居們認為老人糊塗了,失去馬明明是壹場災難。他從哪裏得到的祝福?
過了壹年,沒想到老人丟失的那匹馬自己回來了,帶回了壹匹可愛的小馬。鄰居們都來祝賀他,老人卻不高興,只說:“誰知道是禍是福?”
鄰居又糊塗了:白添壹匹小馬,明明是福氣,可它是從哪裏來的?
小馬駒正在長大,老人的兒子非常喜歡騎馬。壹次,老人的兒子從馬背上摔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們又來安慰老人了。老人很平靜地說:“誰知道是禍是福?”
鄰居這次不響了,心想,壹個瘸腿的兒子怎麽會有福氣?
過了壹段時間,長城外發生了戰爭,朝廷招募年輕人參軍。老人的兒子因腿部殘疾而免於入伍。大多數年輕的新兵在戰爭中死去,但老人和他的兒子幸免於難。
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幾千年。她告訴我們,無論發生什麽,都要調整心態,要超越時空去看,要考慮到事情可能發生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祝福事件是災難還是災難變成祝福,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