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關於"有責任心"的成語(不少於40個·)

關於"有責任心"的成語(不少於40個·)

1、殫智竭力

拼音:dān zhì jié lì

釋義:殫:竭盡。用盡智慧和力量。

出處:《呂氏春秋·本味》“相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

例句:殫智竭力求得這種最大的貢獻,這是人人對於自己、對於社會應負的責任。

2、責無旁貸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釋義: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講到護送,除了自己壹身之外;責無旁貸者再無壹人。”

例句:農民向國家交售征購糧是責無旁貸的任務。

3、匹夫有責

拼音:pǐ fū yǒu zé

釋義:國家大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清·顧炎武《日知錄》“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例句:自古以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4、責有攸歸

拼音:zé yǒu yōu guī

釋義:攸:所;歸:歸屬。是誰的責任,就該歸誰承擔。指份內的責任不容推卸。

出處:宋·司馬光《體要疏》“夫公卿所薦舉;牧伯所糾劾;或謂之賢者而不賢;謂之有罪而無罪;皆有跡可見;責有所歸;故不敢大為欺罔。”

例句:至於疆臣守土,責有攸歸,等馬尾開仗的情形,有了詳細奏報,必得要論是非,定功罪。

5、引咎自責

拼音:yǐn jiù zì zé

釋義:咎:罪責。主動承擔錯誤的責任並作自我批評。

出處:《杜史·周武帝經》“公卿各引咎自責。”

例句:他引咎自責,把所有責任都攬在了自己身上。

6、壹方之任

拼音:yī fāng zhī rèn

釋義:負壹方面責任的職務。

出處:《漢書·終軍傳》“不足以亢壹方之任,竊不勝憤懣。”

例句:長時間擔任壹方之任,習慣於發號施令,習慣於壹念之間決定他人命運,就容易有強大的自信心,這也就是所謂的官威。

7、敢作敢當

拼音:gǎn zuò gǎn dāng

釋義:敢:有膽量。敢於放手行事,敢於承擔責任。

出處:魯迅《兩地書》十八“敢作敢當,也是不可不有的精神。”

例句:真真正正有責任感的男子漢,生來就敢作敢當。

8、以身作則

拼音:yǐ shēn zuò zé

釋義: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出處:《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例句:他處處以身作則,任勞任怨,為政治工作人員做出了榜樣。

9、恪盡職守

拼音:kè jìn zhí shǒu

釋義:恪:謹慎,恭敬。盡:完善。盡自己的努力,嚴守自己的職業或崗位。指謹慎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出處:《孫子兵法》

例句:恪盡職守的精神比個人的聲望更重要。

10、任重道遠

拼音: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釋義: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出處:《商君書·弱民》“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牛馬;濟大川而無舡楫也。”

例句:青年肩負著國家和人民的希望,任重道遠。

參考資料:

人民網——責任心就是勇於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