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萬全計的成語

萬全計的成語

萬全之計,漢語成語,拼音是wàn quán zhī jì,意思是極其周到的計謀、辦法;同“萬全之策”。 出自《三國誌·蜀誌·龐統傳》。

成語出處《三國誌·蜀誌·龐統傳》“親待亞於諸葛亮”裴松之註引《江表傳》:“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成語辨析:

近義詞:萬全之策。

反義詞:權宜之計。

成語用法:

作主語、賓語;指最好的解決辦法。

萬全之計的典故: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劉備與龐統在酒宴上聊天。劉備問龐統說:“妳曾經擔任過周瑜的功曹。當初我剛到東吳,聽說周瑜曾向孫權提出過壹個秘密建議,想將我扣留在東吳,有沒有這事?跟著誰就替誰效命,妳大可不必顧忌,實話實話就行。”龐統回答道:“有這麽回事。”

劉備嘆息了壹聲說道:“當時我處境艱難,實在是有求於東吳,所以不得不去,沒想到幾乎難逃周瑜的暗算啊!天下聰明智慧的人所見都差不多。

當時諸葛亮就曾經勸我不要去,他的意見誠懇而堅決,他也是考慮到這壹層啊!我認為當時孫權的主要對手在北方,應該會用我作為他的外援,所以決意前往而沒有絲毫遲疑。如今看來,當初的確是過於冒險,不是周到而穩妥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