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與開封有關的成語故事

與開封有關的成語故事

開封,簡稱汴,現為河南省地級市,是我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位於中國版圖的中部,地處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是壹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壹下有關開封的歷史典故9則,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有關開封的歷史典故9則

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極為分散,很不統壹。

此語出自《戰國策·戰國策卷二十二魏壹》。

大意是,張儀(?——前310年,戰國時縱橫家,魏國貴族後代,曾先後在魏、秦為相)為秦連橫於魏國,對魏襄王(魏惠王之子)說:魏王的領土不到壹千

裏,士兵也不超過三十萬。從地形上看,魏國地勢平坦,沒有高山深川的阻隔,與四方諸侯交通便利,猶如車輪輻條都集聚在車軸上壹般。從鄭國到魏國,不過百

裏;從陳國到魏國,也只有二百余裏。人奔馬跑,還不知疲倦就到了魏國。魏國南與楚國接壤,西邊是韓國,北邊是趙國,東邊與齊國相鄰,所以士兵要守衛四方邊

界,以至於守境的小亭和屏障接連排列。運糧的河道和儲米的糧倉,不少於十萬。魏國的地勢,原來就是適合作戰的地方。如果魏國向南親近楚國而不親近齊國,那

齊國就會進攻妳們的東面;向東親附齊國而不親附趙國,那趙國就會由北面來進攻妳們;不和韓國聯合,那麽韓國就會攻打魏國的西面;不和楚國親善,魏國的南面

就會危險了。這就是魏國所處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蘇秦所制定的諸侯國合縱的計策,是註定要失敗的。如果大王不臣服於秦國,秦國將派兵進攻河外,占領酸棗(今延津)等地,並進壹步威脅衛國奪取晉陽,那

麽趙國就沒有能力南下支援魏國,魏國也就沒有辦法北上聯合趙國,合縱的通道就此斷絕,這時如果秦國威脅韓國來攻打魏國,韓國迫於秦國的壓力,壹定會聽命

的。秦韓聯盟壹旦形成,魏國滅亡的日子就不遠了。所以我替大王考慮,不如歸順秦國,這樣壹來,楚韓兩國對魏國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沒有了楚韓的威脅,大王

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魏國也沒有什麽憂患了。 魏王說:以前是因為我太愚蠢,做了錯誤的決策,我願意做秦國東方的藩臣……

堯舜牧羊

“堯舜牧羊”這個典故出自《說苑·政理》,與梁惠王有關。大意是,楊子(即楊朱)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有壹次,他去拜見梁惠王,自稱治理國家

可以像運轉手掌上的東西壹樣自如。梁惠王哼著鼻子說:“妳自己家裏的妻妾都管不好,種的三畝菜地也鋤不過來,治理國家會有這般容易?請問,妳有何妙策?”

楊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當然有辦法。大王見過牧羊嗎?壹群幾百頭的羊,讓壹個牧童拿著鞭子去放牧,要東就東,要西就西,因為他會放養;相反,如果叫

堯牽壹頭羊在前面走,又讓舜揮著鞭子在後面趕,他倆再賢明,連壹頭羊也未必管得好,這樣就是亂的“開始”。我雖然管不好家裏的事情,但我像牧羊童壹樣,各

有各的專長,他會牧羊,我會研究學問。

把治民比作牧人飼養牲畜,反映了封建專制下的官民對立,但是楊子的話在壹定程度上揭示了領導工作中的辯證法。

壹個牧童能管好壹群羊,是因為他既有專長,又善於指揮羊;而堯舜雖是聖賢,牧羊卻是外行。而且壹前壹後,相互牽制,指揮不能壹致,於是就連壹頭羊也管不好。

擢發難數

成語“擢(音“桌”)發難數”的意思是說拔下頭發來數都數不清,多形容罪行太多,無法計算。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卷七十九·範雎蔡澤列傳第十九》:戰國

時,某壹天,魏昭王派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魏國人範雎隨同前往。齊襄王聽說範雎有口辯之才,特地賜他金十斤和牛、酒,範雎辭謝不敢接受。須賈因此懷疑範雎

把魏國的機密泄露出去,回國後便把這件事告訴了魏相魏齊。範雎因此受到毒打和淩辱,幾乎致死。後來,範雎在魏人鄭安平的幫助下,改名為張祿,逃到秦國,得

到秦昭王的信任,做了宰相。後來須賈為魏王出使秦國,範雎聽說後,著破衣後隱藏身份到須賈居住的客館看望,須賈看到範雎衣衫不整甚為憐惜,留其用飯並取壹

件粗絲袍服相贈。範雎走後,須賈得知秦相張祿就是範雎時,大吃壹驚,於是就袒衣露肉,用膝跪著走,由守門人帶進相府謝罪,須賈說:我料想不到妳能登上青雲

高位,我不敢談天下之事,我犯了很重的罪,請妳把我放逐到蠻夷的地方去,是死、是活,任憑先生處置。範雎說:“妳的罪有幾條?”須賈為了得到範雎的寬恕,

便竭力檢討自己罪過極多,說就好比拔壹根頭發,數壹條罪,這樣連著拔下去,擢發不盡,罪亦無窮。範雎說:“妳罪有三,在大梁誣陷於我是其壹。魏齊辱我於廁

中,妳不制止,是其二。醉而往我身上溺尿,是其三。然而,妳卻在不知我已身為秦相的數日前送我壹件袍服,有念舊情之意,所以我饒了妳。

猶豫不決、排憂解難

猶豫不決:比喻思想上有顧慮,而拿不定主意。排憂解難:指給別人排除危難。“猶豫不決”及“排憂解難”這兩個成語源自《戰國策·戰國策卷二十趙三》。

公元前258年,秦國的大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魏王應趙王的要求派大將晉鄙領兵救援,但後來魏王迫於秦王的威脅,命令晉鄙把大軍駐紮在兩國的邊境上。

與此同時,魏王又派將軍辛垣衍潛入邯鄲,通過平原君轉告趙王說:“秦軍之所以圍困邯鄲,是想讓趙國尊秦王為帝,如果趙王願意這樣做,秦國就會撤軍。”辛垣衍的這番話,使平原君與趙王“猶豫未有所決”。這就是“猶豫不決”的來源。

恰在此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路過趙國,他聽說辛垣衍勸說趙王尊秦王為帝之事後,就去對辛垣衍說:“秦國是個不講禮義、窮兵黷武的國家,他們常用欺

騙的手段來對待讀書人,把百姓當作奴隸。如果讓秦王毫無顧忌地稱帝統治天下,那我只有跳東海自殺了。我要讓魏、燕兩國出力幫助趙國。”

辛垣衍問:我是魏國人,先生怎樣才能叫魏國來幫助趙國呢?

魯仲連說:那是魏王還沒有看到支持秦王稱帝的害處,如果看到了,他壹定會幫助趙國的。

辛垣衍接著問:讓秦王稱帝又有什麽害處呢?

魯仲連說:如今秦國是個有戰車萬輛的大國,魏國也是,彼此同樣擁有稱王的實力。只看到秦王打了壹次勝仗,就想屈從並尊他稱帝,這樣做還不如鄒、魯兩個

小國寧死不屈的臣子呢。如今秦王的貪心沒有止境,如果他真的稱帝了,就要變動諸侯的大臣,撤換他厭惡的人,而重用他認為賢能的人,他還要把自己的女兒和那

些喜歡說別人壞話的女人嫁給諸侯做嬪妃。這種人壹旦進入魏國大梁王宮,魏王還能泰然自若嗎?就是將軍您還能保住現在的寵幸嗎?

辛垣衍聽罷魯仲連的這番話,連忙向魯仲連拜謝道:“先生所言極是,我這就回國勸說魏王再也不提尊秦王為帝的事了。”

秦國的將領聽到辛垣衍被魯仲連說服的事情後,馬上退兵五十裏。正好趕上魏公子無忌奪取了魏將晉鄙的軍權,並出兵援助趙國,秦軍就退得更遠了。

後來,平原君想送重金給魯仲連,魯仲連堅辭不受;並且說,天下賢士的作用就是“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這就是“排憂解難”的來源。

呂端大事不糊塗

“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個典故,常用來比喻做領導工作的人,應註重大事,不宜斤斤計較小節。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掌握原則,端正方向,又能寬厚待人,取得群眾的支持。

此典故出自《宋史·呂端傳》,北宋宰相呂端,字易直,宋時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區)人,至道元年(九九五年)繼呂蒙正(洛陽人,太宗、真宗時三任宰相,卒葬尉氏)為相。

呂端形體偉岸,儀表瀟灑,性情寬厚,能識大體,心胸豁朗。他兩次輔佐藩王,都因事受牽連而降職,雖屢次貶黜,未嘗以名利得失耿耿於懷。後為太宗皇帝賞

識倚重,驟然被提升到宰輔的位置上,太宗就猶恨任用之晚。呂端為政老成持重,有政治遠見,在重大的決策問題上能權衡利弊,舉措得體。與寇準同居相位,常常

謙讓他,同班臣僚奏對時多各持己見,互相攻訐(音“傑”),獨呂端壹言不發。入相時,有人曾向太宗進言說:“端為人糊塗。”太宗答道:“端小事糊塗,大事

不糊塗。決意相之。”在以後發生的幾件事中,也充分表現了“呂端大事不糊塗”,如在處置西夏李繼遷之母壹事上即充分說明這壹點。當時,西夏李繼遷經常騷擾

北宋的西部邊疆,宋將士俘獲了他的母親。太宗想殺了繼遷之母,以泄心中之憤。呂端認為不能殺,他對太宗說:“以前項羽捉到劉邦之父,想烹了他,劉邦對項說

‘別忘了也分給我壹匙湯’。那些能成就大事業的人顧不上考慮家眷性命的安危,何況繼遷是兇殘的賊子呢?陛下今天殺了其母,明天就能生擒繼遷嗎?如不能,只

能增加仇恨,堅定繼遷與我朝對抗的決心。”太宗問:“那怎麽辦?”呂答:“應安置在延州,妥善照顧,以此招降繼遷,即使不能馬上逼其投降,也可讓他有所顧

慮,因其母的生死操在我們手中。”太宗采納了呂端的建議。

另外在太宗過世後,內侍宦官王繼恩陰謀廢除皇太子,被呂端及時發覺,果斷將王繼恩鎖在閣樓裏,派人看守,同時奉真宗即位,貶逐繼恩。呂端在重大問題上能遠見卓識,當機立斷,證明了宋太宗力排眾議,知人善任,對呂端的評價是恰如其分的。

孤註壹擲

“孤註壹擲”原指賭徒傾其所有作為賭註以決最後勝負。其廣義為在形勢危機的情況下,竭盡全力做最後壹次冒險。多含貶義。

此成語出自《宋史·寇準傳》。宋真宗時,契丹大舉入侵,包圍嬴州,兵鋒直逼貝州、魏州,北宋朝廷上下震恐。參政知事王欽若等人主張放棄東京,請皇帝到

江南、四川避難,遭到宰相寇準的堅決反對。在寇準等人的督促下,真宗決計親征,來到澶州,渡河,登北城門樓,遠近將士望見皇帝禦用傘蓋,雀躍歡呼,士氣高

昂,遂擊退契丹軍隊的進攻,訂立澶淵之盟。寇準因此得到真宗皇帝的厚遇。王欽若心裏很嫉恨寇準,壹天朝見後,寇準先走了,真宗仍用眷顧的眼神目送其遠去。

王欽若說:“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對國家有功嗎?”真宗說:“正是。”王欽若說:“澶淵戰役,陛下不以為是恥辱,反說寇準對社稷有功,這究竟是為了什

麽?”真宗很驚愕,問:“這是什麽意思?”王欽若說:“兵臨城下而被迫訂立和約,《春秋》引以為恥,澶淵的戰與議和,就是城下之盟。以天子的尊嚴而訂此城

下之盟,還有什麽比這更恥辱的呢?”真宗聽了,悵然若失,心中很不高興。王欽若又說:“陛下聽說過賭博嗎?賭博的人錢要輸盡時就鋌而走險,將賭資全部押

上,叫做孤註。陛下就是被寇準蠱惑做了孤註壹擲的傻事,這是多麽危險啊!”真宗聽信了王欽若的話,對寇準日漸疏遠了。

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的普及率非常高,讀小學的孩童們都知道了。傳說從前有個杞國(今開封杞縣)人,整天擔心天塌地崩,自己沒有地方躲,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

不下飯。朋友見狀,很不放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罷了,妳的壹舉壹動,壹呼壹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麽還擔心天塌下來呢?”

可那個杞國人聽了更加憂愁,他說:“那麽,天上的太陽、星星和月亮若掉下來呢?”朋友耐心解釋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不過是發光的氣團,即使掉下來,也

不至於打傷人的。”杞國人又問:“如果地崩塌了怎麽辦呢?”朋友回答道:“大地,無非是泥土、石塊罷了,這些東西四面八方到處都有,沒有壹點空隙。怎麽擔

心它們會崩塌呢?”聽了這番話,杞人方才安下心來。

唐代詩人李白在《梁父吟》詩中巧妙地應用了這個典故:“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李白借此打消別人的顧慮,也算是對“杞人憂天”的正解。如

果用今天的觀點來觀察,杞人之憂並不是空穴來風、胡思亂想,很可能是從天體隕石和地震災害等自然現象引起的思考。說明杞人很有思想,很有預見性,應該防患

於未然。何況,看似可笑的杞人較早地有了憂國憂民的胸懷,為何不能看成是對杞國人的壹種歷史的褒獎呢。 遊刃有余

庖丁解牛的典故,差不多家喻戶曉,由此衍生的成語“遊刃有余”的使用率也相當之高。可是妳是否知道它產生在開封呢?戰國時期,有壹次魏惠王下去視察,

看到了庖丁在宰牛。庖丁是魏都大梁(開封)著名的廚師,他在解剖牛時,動作和刀的響聲同音樂壹樣有節奏,毫不費力地把壹只牛的骨和肉分割開來,手起刀落,

幹凈利索。惠王十分驚嘆,問他:“妳的手藝怎麽這樣高啊?”庖丁答道:“這壹點也不奇怪,因為我對牛的結構已經很熟悉了。開始時,看到的都是整條的牛,學

了三年之後,對牛的關節、筋骨,下刀方法,用力大小,全都心中有數。壹刀壹刀把它們分開,自然毫不費力。”惠王覺得神乎其神,就問道:“妳的刀壹定磨得很

快吧?”他笑笑說:“壹般人用刀,壹個月換壹把,因為刀刃經常碰到骨頭。宰牛能手壹年才換壹次刀,因為它們只用刀來割肉。我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解剖幾

千頭牛,還像新刀壹樣。其實,刀刃非常薄,在骨縫中間遊動,肉就壹塊塊地落下來。有時也要小心,聚精會神。”惠王聽了點點頭說:“講得好,我從中學到很多

有益的東西。”由此引申出成語——遊刃有余。

此成語故事至少告訴我們兩個道理。壹是領導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善於發現人才和解決難題的好方法。二是勤學苦練,熟能生巧,摸清規律,才能遊刃有余,事半功倍。南轅北轍

這個成語還與魏王有關。不過這個是大臣善於講道理的故事。戰國時期,魏王想發兵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正到外地辦事的大臣季梁聽說後,立刻半路返回,衣服

顧不得換,臉也顧不上洗,匆忙來見魏王。魏王很奇怪,問他:“妳半路回來,難道有什麽急事嗎?”季梁似乎答非所問:“是啊,我回來時,在太行山下看見壹個

怪人。他駕著馬車朝北駛去,但他卻說要去楚國。我說,妳去楚國不朝南走,怎麽反而朝北走啊?他說沒關系,他的馬好,跑得快。我說,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

他又說,不怕,他帶的路費多。我說,妳帶的路費多有什麽用呢?他堅持說,我的車夫本領高。我只好望著他搖頭嘆息:妳的條件再好,方向不對,離楚國只能越來

越遠啊!”魏王聽了好笑,說:“天下哪有這麽糊塗的人啊。”季梁接著說:“現在,您的誌願是建立霸業,當諸侯的首領。可妳用兵去打趙國,希望擴大地盤,擡

高聲望。您攻打別國的次數越多,離妳的願望就會越遠,這和去楚國向北走壹樣啊!”

故事裏邊有哲學。季梁值得學習的地方是:壹定要勸住魏王不要出兵。用故事說道理,魏王容易聽進去。否則勸阻的結果也會“南轅北轍”。

明珠暗投

前不久看過的電視劇《漢武大帝》,讓我們重新記起了梁王劉武。他是被當作有當皇帝野心的人物塑造的,多虧竇太後的保護他才免於丟掉性命。其實,梁王是

個有才幹有雄心的諸侯王。他的封地在今開封壹帶,禹王臺的前身梁園就是他那時建造的。他不僅幫助漢武帝平息了諸侯王的叛亂,還發揚了戰國信陵君無忌招賢納

士的傳統,連枚乘、司馬相如那樣的大思想家、文學家都悉至門下。如果歷史給他機會,也許會是位不讓漢武的帝王呢。

“明珠暗投”的成語也是梁王尊重人才、胸襟開闊的壹個範例。文學家鄒陽很有學問,因為勸阻劉濞不要起兵反叛朝廷,劉濞不聽,只好投身到梁王劉武門下做

了門客。可是有人嫉妒他,說了他不少壞話,結果梁王把他抓起來要殺掉他。鄒陽不服氣,就給梁王寫了壹封信。信中說:“我聽說世間最寶貴的明月之珠、夜光之

璧,如果暗中投到路上,人們不但不把它看成寶貝,反而按著寶劍斜眼盯著它。為什麽呢?原來是它沒有因由來到面前;用樹根、彎木做的車子,本來不好,可是被

顯赫人物看上,把它裝飾起來。所以,獻出最好的珍寶,如果無人介紹,可能無功反過。若有人引薦呢?即使枯木朽珠,人家也當功勞記著。由此看來,天下百姓貧

士,即便有堯、舜那樣的本領,伊尹、管仲那樣的才智,龍逢、比幹那樣的心腸,無人引薦,也無法實現啊!”梁王看後很感動,放他出來,誠心尊為貴客。

這個成語與韓愈的《馬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明珠要找到識珠的人,投到路旁,別人會認不出來。識珠者如同伯樂,要有眼光和胸懷,識別人才,重用人才,讓明珠閃光。

之乎者也

這個成語的發明權歸屬宋太祖趙匡胤。卻說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當了北宋開國皇帝。有壹次他去南方巡視,車輦走到朱雀門前,擡頭看見門額上寫著“朱

雀之門”四個大字,很是奇怪,便問身旁的宰相趙普:“為什麽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要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了個之字有什麽用呢?”趙普告訴他說:

“這是把‘之’字當作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了哈哈大笑,說:“之乎者也這些虛詞,能助得什麽事情啊?”這件事流傳到民間,有好事者就編成了諺語:“之乎

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此典故記載於宋朝文瑩編撰的《湘山野錄》中。這位“馬上皇帝”沒什麽文化,鬧出點笑話也未必可笑。不理解的事情就說出來,

比不懂裝懂、裝腔作勢要好多了。戲劇性的情節在於,正是這位文化不多的皇帝,後來搞了個“杯酒釋兵權”,使重文輕武的政策延續了許多年代。

“之乎者也”的成語典故恰好是今日朱雀園增添文化內涵的壹個選題,那人物故事、相貌神態已經歷歷在目,宛如壹組活靈活現的雕塑。開卷有益

開封城歷來就有讀書之人,讀書之風。這也許從壹個側面證實了文化底蘊的深厚。不過,追根溯源,功勞還得記在宋太宗趙光義的名下。趙光義很喜歡讀書,他

認為壹國之君必須有豐富的知識營養。他曾讓宰相李昉主持編寫壹部百科辭書。經多年努力,終於編成了《太平禦覽》、《太平廣記》和《文苑英華》。據說,太宗

每天要看三卷《太平禦覽》,如果因為忙,當天沒看完,第二天壹定擠時間補上。有大臣對他說:“陛下既要處理國家大事,又要閱覽這部大書,實在太辛苦了!”

太宗答道:“只要打開書本,就能得到不少益處,我也就不感到勞累了。”成語“開卷有益”即由此而來。

多讀書,讀好書,增智強神,把古都建設得更美好,不是這個成語對今天的開封人最好的勉勵嗎?好書與文化同在,好書與魅力同在,好書與人生同在。

李勉葬銀

“李勉葬銀”典故喻指人與人之間要恪守誠信,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不求回報。

此典故出自《新唐書卷壹百四十四·列傳第五十六》。

李勉,字玄卿,其曾祖父是唐高祖李淵的十三子李元懿,李勉少時喜歡學習,曾任開封府尉,後從肅宗李亨於寧夏靈武,擢監察禦史;任期內,力勸肅宗帝勿殺俘虜。晚年居相位二年,卒年七十二,謚曰貞簡。

李勉在唐德宗李適建中二年(781年)任永平軍節度使兼汴州刺史時,曾對南北朝時“汴州”城予以重修,奠定了開封城墻的基礎。

李勉雖貴為皇室子孫,但少時家境貧寒。有壹次與壹儒生***宿壹客館,儒生染疾,病入膏肓。臨終,儒生拿出所帶銀子交給李勉,並說:請妳在我死後,為我料

理後事,余資相贈於妳,這事就我們兩人知曉。李勉堅辭不受余錢,但為滿足其臨終心願,答應了儒生的要求。安葬儒生時,李勉將剩余之銀埋入棺材內。待儒生家

人尋到李勉表示感謝時,李勉打開儒生棺材把余銀如數還給其家人。這就是“李勉葬銀”的來歷。

摘自語文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