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置可否”的釋義:不明確表態,既不說對,也不說不對。
1、詳細解釋
置:蜜少放,立;可:行;棕嫌漿拜糠騙蜜;否:不行。既不說行,辯提遙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背重道。
2、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溫欽差聽了壹笑,也不置可否。”
3、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敬請影凝表示不敢發表意見。
4、舉例
吳罪汽道孫甫不置可否地淡淡壹笑,轉身就坐在壹張椅子裏。——茅盾《子夜》
5、造句
(1)他不置可否,淡淡倦倦微露笑意。
(2)他對這起事故的處理方式不置可否。
(3)處理壹些重大問題時,決不能不置可否。
(4)做領導的要敢於堅持原則,處理問題決不能不置可否。
(5)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叫人不知該怎麽辦。
(6)對於母親的話,我們姐妹二人都不置可否。
(7)對於俄羅斯新聞記者的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和莫斯科地鐵局態度曖昧,不置可否。
(8)平田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這類不堪入目的小道消息怎麽能當真呢?”
(9)但戴對所面臨的風險卻不置可否,他說因為有強有力的市場做後盾,而且這個決定是他發自心底的。
(10)只不過此子寅時見卯,命犯桃花!呵呵,可拜上將軍者,美人繞膝,無他梟雄也!沈萬邦搖頭壹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