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壹點兒小火星可以把整個原野燒起來。比喻小事可以釀成大變。也比喻新生事物開始雖然弱小,但有廣闊的發展前途。
出自:《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譯文:如同大火在原野中燃燒起來,火勢猛烈而不能接近,可是仍能予以撲滅。
後來這是毛澤東在1930年給林彪的壹封信中講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進壹步闡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
毛澤東在給林彪的這封信中,實際上已經開始形成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然後奪取城市的思想,這是在中國這樣壹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裏進行革命鬥爭所作出的新結論,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大發展。
擴展資料:
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入農村,國民革命暫時進入低潮,毛澤東同誌領導建立了第壹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
但是,當時黨內有“左”傾思想的人,仍幻想以大城市為中心舉行武裝起義;而以林彪為代表的有悲觀思想的“右”傾機會主義者,在強敵進攻面前,懷疑革命根據地發展的前途,提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
他們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來,不願經過艱苦奮鬥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主張用輕便的流動遊擊方式去擴大政治影響,等到全國各地爭取群眾的工作做好了,再來壹全國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