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項羽和於吉的墓地在哪裏?

項羽和於吉的墓地在哪裏?

虞姬墓位於皖北靈璧縣城東15裏,宿泗公路以南。這座墳墓高五米,有壹個圓頂。墓前有三座石碑,高3.5米,寬1.5米。中間寫著“西楚霸王於吉之墓”。兩邊的對聯是:“我很擔心,但是沒辦法。自古美人不吉利;”紀也是在她現在已經變成壹座綠色墳墓的黃色黃昏中。“最上面是《女人會長生不老》這本書。東側石碑上寫著:“民國十四年重修虞姬墓碑”。這裏要記錄的話太多了。西側石碑上寫著:“光緒二十七年楊作《魚美人》詩壹首:“楚辭聲裏,有愁雲,夜帳燈裏。我披衣舞抹龍泉,卻在妳面前灑血。顧湘無語的軍情變了,像雪刀。桃花落東風,化為墳前野草淚紅。”“墓後及兩側,有數百棵松柏連在壹起。壹年四季,微風颯颯,鳥兒歡唱,四季常青。墓前的隧道直接通向大門。過道兩側用茂密整齊的冬青做圍欄,圍欄裏種著各種花草,從春天到秋天,五顏六色,香氣四溢。門樓朝北,屋檐高聳,威嚴。門樓鑲嵌靈璧大理石,刻有“虞姬之墓”字樣。墓區後面有壹排史料室,是青磚灰瓦的仿古建築。房間裏有項羽的雕像和花圈。墻上有許多贊美項羽和於吉的詩詞和書法。這個虞姬的墓是文革後重建的。當初的“文革”慘遭滅頂之災。虞姬墓占地40余畝,背靠陰陵山,前臨汴河,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位霸王名叫項羽,他的故居在宿遷市城南的吳彤巷,也就是現在的“王祥故裏”。於吉是宿遷市沭陽縣於家溝人。宿遷和沭陽是近鄰,兩地人民自古以來就親密友好,相互交往,互通有無。也因為項羽和於吉結婚,宿遷人和沭陽人至今互稱“老表親”。這說明兩人在當地的影響力很大。

霸王和虞姬的墓為什麽建在這裏?因為這是他們死去和被埋葬的地方。霸王自刎烏江,虞姬飲劍楚帳,皆在靈璧郡。

公元前202年,項羽的楚軍在垓下(靈璧縣東南)被劉邦的漢軍包圍。項羽數次突圍未果,軍隊傷亡慘重。晚上,漢軍又唱起了楚歌。楚軍思念家鄉,向漢軍投降。這就是“四面楚歌”這個成語的由來。項羽又煩又郁悶,壹個人在軍帳裏喝酒。忽聽得四周殺聲喊起,越來越近,知道漢軍已突破楚軍陣地,失敗已成定局。於是,他大方地感嘆:“我渴望拔山,我憤怒於這個世界。不利之時,我不死。”不死能怎麽辦?妳呢?”於吉淚流滿面,知道丈夫急著突圍,擔心她的安危。他想了想決定後,與宋講和:“漢軍已微驚,四面楚歌。陛下精神枯竭,不能和妃子住在壹起!“唱吧,拔劍起舞。她自殺是為了鼓勵丈夫突破,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這就是霸王別姬的故事。於吉死後,項羽騎著壹匹黑馬,率領數百將士奮力殺出重圍,逃到烏江渡口。此時身邊只剩下幾十名士兵,前面有烏江,後面有追兵,無路可逃。《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有壹個船夫乘船來渡江。項羽覺得大勢已去,沒臉見江東父老。他拒絕過河,於是拔劍自殺。這就更悲劇了。所以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贊美項羽說:“生是人傑,死也是鬼傑。我還是懷念項羽,不肯過江東。”“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如果是這樣,項羽就是壹個失敗的英雄。至於於吉,她是女性中的英雄。所以她的墓碑上刻著“女人永遠活著”。就連大文豪曹雪芹也在他的名著《紅樓夢》中,以林黛玉的“絕美詩五首”來贊美於吉:“瀟峰夜我斷腸,愁我眼。彭敢收到了他的年齡,所以他如何能像楚的帳戶拔劍?"

項羽和於吉在危難之時,無論生死也表現出這樣的無所畏懼,互相關心,感情深厚,可見他們的愛情是真摯的。這不僅僅是基於《霸王別姬》的歷史推測,更是基於他們最初的愛情故事。

在宿遷和沭陽,項羽和於吉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說有壹年,宿遷廟會,項羽和於吉都去開會了。廟裏有壹個1000公斤的青銅鼎。很多人都在看,但是沒有人能動它。項羽說:“讓我試試”。說完,他抓起青銅鼎,高高舉過頭頂,繞場壹周,然後輕輕放回原處,連顏色都沒變。所有在場的人都歡呼起來。這就是“霸王舉鼎”的故事。為此,宿遷市街頭塑了壹尊“霸王抱丁”像。現在它已經成為宿遷的城市標誌。俞家也是武俠家,崇拜英雄。從此,於吉愛上了這個擁有無窮力量的年輕人。回到家,她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和哥哥雨子琪。滋子很驚訝,問這個人姓什麽,是哪裏人。於吉臉紅了,說:“沒有就問吧。”我急於了解項羽,所以決定去宿城打聽壹下。他很快就知道了項羽的事,直接去家裏拜訪他,表達對他的仰慕之情。也互相欣賞,兩人壹拍即合,很快成為好朋友。臨別之時,多次邀請項羽去他家,項羽欣然同意。不久,項羽動身前往禹家。壹到村頭,就聽到有人喊“救命”,說有人掉到河裏水裏了。項羽立即跑去救人。我不想救的是虞姬,虞子琪的妹妹。他立即送她回家。於家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壹定要多留他幾天。項羽和滋子每天在壹個地方談天說地,練武,相處得很好。於吉不斷來看項羽和他的兄弟練習武術,送茶送水,非常殷勤。她不僅漂亮,而且能歌善舞,項羽很快就喜歡上了她。看在眼裏,告訴父母。不久後,兩個愛好締結婚約。後來,項羽在江東崛起,並在玉子時期參軍,成為項羽帳下的壹名將軍。他帶著妹妹從軍,嫁給了項羽。從此,於吉跟隨項羽轉戰大江南北,團結壹心,不離不棄,直到她以死鼓勵丈夫突圍自殺,走完了她短暫而輝煌的壹生。

項羽是壹個歷史人物,他早就評論過他的成敗得失,利弊得失,也不是我這篇短文想說的。但對於於吉來說,對於她和項羽之間真摯的愛情,對於她在項羽陷入絕境時顧全大局、舍我其誰、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和悲壯情懷,真的是震撼人心,催人淚下,她是值得贊揚的。古人評價她“美人不吉利”,不錯。然而“厄運”並不是她自己造成的,而是丈夫項羽的失敗。封建社會,夫貴妻榮。丈夫失敗,她也難逃“美女倒黴”的命運。即使劉邦的妻子呂雉處於妾的地位,她的命運也是如此。正是劉邦的成功充分發揮了呂雉的才能。項羽的失敗造成了於吉的“紅顏禍水”;然而也成就了她“千秋萬代女”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