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的意思——人生中經歷的事情十件裏有八九件都不如人意的,可與之傾吐心事的人連兩三個都沒有。
作品出處
出自《別子才司令》,是宋朝詩人方嶽的作品之壹。
作品原文
別子才司令
[ 宋 ] 方嶽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作品譯文
人生中經歷的事情十件裏有八九件都不如人意的,可與之傾吐心事的人連兩三個都沒有。
很幸運地在荊門結識了子才妳這位良友,直抒胸臆,才能夠在夢中盡情馳騁,仿佛於城南鐵馬奔馳。
作品註釋
1、語人:告訴別人。
2、識:結識,認識。
3、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4、鐵馬:指配有鐵甲的戰馬。
5、城南:這裏指戰鬥激烈的戰場。
創作背景
方嶽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幹官。淳佑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後調知南康軍。後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後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後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經明行修,隱居不仕,以詩名世。有《深雪偶談》、《秋崖集》存世。
作品賞析
在日常生活中,不如人意的事十中常有八九,而可以向他訴說的人十中卻無二三。
人的壹生,往往會碰到許多挫折或磨難,"不如意事常八九"表現出壹種人生艱難之嘆,又含有壹種淡淡的無可奈何之情。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壹些利害相關又相矛盾的糾葛,因而形成了許多不便與人言及的秘密,"可與語人無二三"表現出壹種人情隔膜,知音難覓的感慨。這兩句以"不如意事常八九"與"可與語人無二三"的對舉形成反比,使主旨更顯突出。
作者簡介
方嶽(1199~1262),是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字元善,號秋崖,又號菊田。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壹說臺州寧海(今屬浙江)人。南宋後期,他的詩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劉克莊。看來他本來從江西派入手,後來很受楊萬裏、範成大的影響。他有把典故成語組織為新巧對偶的習慣,例如元明以來戲曲和小說裏常見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這壹聯,就是他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