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這是壹句古話,講的是水面上雖然風起浪大,沈在深處的水還會保持著緩慢的速度。而壹般高貴的人說話都經過思考,才顯得慢悠悠的,只是不輕易表態,不輕易定論。
有深度不壹定是表現在外表的,能夠讓人壹眼見底的,只能是淺水,深水之所以沈默,就在於它負載太多,胸懷寬廣,能容納清濁百川。
我們壹向以“慎言”為持重,自古以來無論是“多語”還是“驚人語”都不受聖人所推崇。那些平常不大開口,可說起話來,條理分明,耐人尋味,會心悟解,讓人打心底佩服其見地。
擴展資料
形容與語遲則人貴的成語是納言敏行。
訥言敏行是壹個成語,拼音是nè yán mǐn xíng,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出自於《論語·裏仁》。
宋·朱熹《答王近思書》:“不可不深自警省,訥言敏行,以改故習之謬也。”
原來對此條的解釋不能體現本詞條的精髓,真正的意思是:人們應該說話謹慎,因為禍從口出,說話不謹慎,傷害自己又傷害他人,招來麻煩甚至招致災禍。而做事情則應該幹練勤奮。總之是告誡人們要少說話多做事,是當今社會大多數人應遵循的準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納言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