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壹首詩。這首詩描繪了秋天在山上旅行時看到的風景,展示了壹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白雲、紅葉構成了壹幅和諧統壹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筆下高懷的繁華和崇高思想。
寒山石徑遠,人在白雲生。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深秋壹直延伸到山頂,白雲升起的地方有幾戶人家。我停下了馬車,因為我喜歡楓林的深秋景色。結霜後,楓葉的鮮紅勝過二月的春花。
擴展數據:
詩人驚喜地發現,晚霞下,楓葉欲滴,層林盡染。真是滿山彩雲,如鮮艷的彩霞,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艷麗。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透過這壹片紅看到了秋如春來的生機,使秋林呈現出壹派溫暖而生機勃勃的景象。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詩人用強烈的色彩和連貫的筆法寫成。不僅前兩句稀疏的景色襯托了秋色的絢爛,就連“停車坐楓林晚”這句看似抒情的敘事,其實也起到了襯托風景的作用。
停下來看車喝醉酒的詩人也成了風景的壹部分。有了這壹幕,秋天的魅力更加明顯。壹段改寫後戛然而止,又似悠揚,回味無窮。
這是壹首秋天的贊美詩。詩人不會像古代壹般文人壹樣,在秋天到來時感到悲傷和嘆息。他謳歌自然界秋色之美,體現了豪放向上的精神,有壹種英雄氣概溢於筆端,顯示了詩人的才華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