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忘義是成語,讀作Ji à n ì l ì w à ng y ì,意思是見利忘義。
來源:《漢書·範·李騰·觀復·金·周傳贊》:“當孝,天下以李記為賣友。壹個出賣朋友的人,說他見利忘義。”
孝文帝時期,天下人都說李發函出賣朋友,而出賣朋友的都是玩世不恭。
擴展數據:
忘義的代名詞:背信棄義,過河拆橋。
1,背信棄義是壹個中文詞,拼音是bèi xìn qì yì,基本上就是食言,不講道德,更多的是指出賣朋友之間的友情。常用於揭露、指責、譴責的場合。壹般用作謂語和定語。
引文解釋:曹禺《王昭君》第五幕:“叛國是插在我背上的壹把尖刀!
2.過河拆橋。發音是guò hé chāi qiáo,是中國的成語。定義就是過河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後,踢開幫助過自己的人。
引用解釋:老舍《駱駝祥子》14:祥子累得壹腳踢下橋,老人背對著他。他們對祥子不公平。
百度百科-忘義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