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sè zhī yán
解釋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爭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出處《漢書·匡衡傳》:“朝有變色之言,則下有爭鬥之患。”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賓語;指氣話
2、蠻觸之爭
mán chù zhī zhēng
解釋蠻:蠻氏;觸:觸氏。《莊子》中的在蝸牛兩角的兩個小國,因細小的緣故而引起的爭端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非正義戰爭
近義詞蠻觸相爭、蠻爭觸鬥
例句清·王夫之《姜齋詩話》下卷:“蠻觸之爭,要於興、觀、群、怨,絲毫未有當也。”
英譯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有壹只蝸牛的兩個觸角上有兩個小國,左邊的叫觸氏國,右邊的叫蠻氏國。兩個國家因為爭奪地盤而經常發生戰爭,有時竟伏屍百萬,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蝸牛因此而喪失觸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