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寫
《國家報》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是對音樂之美的隱喻。
來源
列子唐雯:“博雅彈琴,誌在爬山,鐘子期說:‘好,我高如泰山。’針對流水,他說:‘好,海洋如河。’"
結構
組合成語。
使用
作為壹個物體,它是對音樂之美的隱喻。
同義詞
知己難求。
例句
孔子,壹個聖人,跟著他的老師項學彈鋼琴,他立刻被稱為文學之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曹青雪芹《紅樓夢》第86回)
英語翻譯
巍峨的山,奔騰的水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俞伯牙善於彈奏琴弦,鐘子期善於聽音辨義。有壹次,博雅在泰山北(今武漢漢陽龜山)遊玩時,突然遇到暴雨,不得不留在壹塊巖石下。他孤獨而悲傷,於是拿出他的古琴彈了起來。起初,他彈奏的是反映連綿大雨的鋼琴曲;然後,他像滑坡壹樣演奏音樂。就在這時,樵夫鐘子期在旁邊的壹束野菊花後忍不住喊道:“好歌!多棒的歌啊!”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在附近躲雨。當他聽到博雅彈鋼琴時,他感到輕松愉快。他聽了很久,聽到高潮的時候,不禁發出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了恭維,趕緊起身向鐘子期打招呼,然後繼續打球。博雅全神貫註於高山,並被賦予了曲調的意義。鐘子期聽完頻頻點頭:“嗯,好雄偉,真像壹座高度很大的山!”博雅再次思索著流水,但他隱藏的感情超越了旋律。鐘子期聽後,擊掌道:“妙極了,就像壹條奔流的河流!”博雅每彈奏壹首鋼琴曲,鐘子期都能完全聽出它的含義和趣味,這讓博雅非常驚訝。他放下鋼琴,嘆了口氣說:“好!很好!妳聽聲音,辨別方向,理解意思的技巧真是高明。妳說的和我想的壹模壹樣。我的琴聲怎麽能逃過妳的耳朵?”?
於是他們成了知心朋友,約好第二年再見面討論琴的事。但是當博雅第二年來到鐘子期時,他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因病去世了。俞伯牙痛惜他的悲傷,難以用語言表達,所以他打破了他的古琴,從未離開他的身體,再也沒有彈弦,以感謝他難得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