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什麽示眾四字成語有哪些

什麽什麽示眾四字成語有哪些

1. 帶梟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鳳梟同巢 鳳:鳳凰,吉祥的象征;梟:惡鳥的象征。神鳥與惡鳥同在壹個窩裏。比喻好和壞混在壹起不分。

衣冠梟獍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狐鳴梟噪 比喻小人氣勢囂張。

狐唱梟和 比喻壞人互相呼應。

化梟為鳩 比喻變兇險為平安。梟即貓頭鷹,舊時認為是兇鳥,鳩是吉祥之鳥。

梟俊禽敵 猶言殺敵致勝。禽,同“擒”。

梟蛇鬼怪 比喻醜惡之徒。

梟視狼顧 如梟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

梟首示眾 斬首懸示於眾。

梟心鶴貌 比喻心惡貌善。

衣冠土梟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2. 傳聲筒四字成語有哪些

傳聲筒四字成語有因勢利導、順水推舟。

因勢利導

1、讀音:yīn shì lì dǎo。

2、解釋:順著事物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

3、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4、例句:用靈活的教育方式,~地教育兒童,才能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順水推舟

1、讀音:shùn shuǐ tuī zhōu。

2、解釋: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式說話辦事。

3、出處:(元)關漢《竇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4、例句:他若留我,樂得~。

擴展資料:

近義詞:因地制宜:

1、讀音:yīn dì zhì yí。

2、解釋: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3、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夫築城郭,立倉庫,因地制宜,豈有天氣之數以威鄰國者乎?”

4、例句:惟各省情形不壹,因地制宜,隨時變通。

近義詞:見風使舵:

1、讀音:jiàn fēng shǐ duò。

2、解釋: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3、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4、例句:他們也就見風使舵,凡事壹混了之。

因勢利導--百度百科

順水推舟--百度百科

因地制宜--百度百科

見風使舵--百度百科

3. 含有“婷”字的四字詞語有什麽

1. 裊娜娉婷 niǎo nuó 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亦借指美人。

2. 裊裊婷婷 niǎo niǎo tí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3. 娉婷裊娜 pīng tíng niǎo nà: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4. 娉婷婀娜 pīng tíng ē nà:形容女子姿態柔美,借指美人。

5. 婷婷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亦作亭亭玉立或玉立亭亭。

造句:

1. 那少女眉頭微蹙,裊娜娉婷的走了過來。

2. 剛到山門,只見裊裊婷婷壹行婦女,在巷道中走將進來。

3. 我府中歌童 *** 雖多,端沒有這妮子娉婷裊娜。

4. 只見她壹身黃衣,黃裙,黃面紗,風姿卓越,娉婷婀娜的緩緩走進了黑貓堂。

5. 雨後那迷人的景色,讓人不禁陶醉其中。看著那婷婷玉立的花朵,如剛出沐的美人;那壹片綠綠的草坪,如波瀾的大海;那聳立在兩邊的大樹,如忠誠的捍衛者守衛著自己的家園。

4. “隅”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沒有“隅”字開頭的四字成語。

其他有“隅”字的成語是:

1、負隅頑抗 [ fù yú wán kàng ] :負:依靠;隅:山勢彎曲險阻的地方。憑借險阻,頑固抵抗。指依仗某種條件,頑固進行抵抗。

出 處:《孟子·盡心下》:“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

2、茍安壹隅 [ gǒu ān yī yú ] :茍安:暫且偷生;壹隅:壹個角落。指壹個小地方。暫且在壹個小地方偷安。指統治者對外來侵略不進行抵抗。占據壹個小地方以偷安。

出 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五十九回:“方今奸臣弄權,專主和議;朝廷聽信奸言,希圖茍安壹隅,無用兵之誌。”

3、失之東隅 [ shī zhī dōng yú ]:東隅:日出的地方。 比喻這個時候遭到損失或失敗。

出 處:《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向隅而泣 [ xiàng yú ér qì ] :向:對著;隅:墻角;泣:小聲地哭。 壹個人面對墻腳哭泣。形容沒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絕望地哭泣。

出 處:漢·劉向《說苑》:“今有滿堂飲酒者;有壹個獨索然向隅而泣;則壹堂之人皆不樂矣。”

5、鬥絕壹隅 [ dòu jué yī yú ] :孤懸邊遠之地;僻處邊遠之地。

出 處:《魏書·西域傳·焉耆》:“焉耆為國,鬥絕壹隅,不亂日久。”

5. 競選落敗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垂頭喪氣:基本解釋: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蘼不振的樣子。

拼音讀法:chuí tóu sàng qì

使用舉例:李德才壹口回絕說情的事,運濤~走出來。(梁斌《紅旗譜》十三)

近義詞組:灰心喪氣、無精打采

反義詞組:趾高氣昂、得意洋洋

使用方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受挫折無精打采的樣子

成語出處:唐·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歇後語:挨了棒的狗;高粱稈上掛個破皮球

6. 帶“不叠”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帶“不叠”二字成語:叫苦不叠、後悔不叠、措手不叠、忙送不叠。

帶“叠”字成語:更唱叠和、險象叠生、煎鹽叠雪、重三叠四。

1、叫苦不叠

拼音:[ jiào kǔ bù dié ]

釋義:不叠: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出處:《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徽宗叫苦不叠;向外榻上忽然驚覺來;嚇得渾身冷汗。”

2、後悔不叠

拼音:hòu huǐ bù dié

釋義:意思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出處:《左傳·哀公六年》:“既成謀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

3、措手不叠

拼音:[ cuò shǒu bù dié ]

釋義:未來得及應對。

出處:《喻世明言》

4、忙送不叠

拼音:máng sóng bù dié

釋義:不停地送,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友好。

出處:無。

5、更唱叠和

拼音:[ gēng chàng dié hé ]

釋義: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互相呼應配合。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當年邀遊,更唱叠和,赴曲隨流。”

6、險象叠生

拼音:[ xiǎn xiàng dié shēng ]

釋義:接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3761二連三地發生危險。叠:壹個接壹個的。比喻途中的危險很多。

出處:無。

7、煎鹽叠雪

出處:[ jiān yán dié xuě ]

拼音:意思是像晶瑩潔白的精鹽和雪壹樣。

釋義: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裏的白頭浪茫茫壹片,就如煎鹽叠雪的壹般。”

8、重三叠四

拼音:[ chóng sān dié sì ]

釋義:形容多次重復。

出處: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