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莊子·盜跖》:“搖唇鼓舌,擅生是非。”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壹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許多事非。”
捕風捉影 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出處:《漢書·郊祀誌》:“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如系風捕景,終不可得。”《朱子全書》:“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風捉影,有甚長進?”
訛言謊語 訛言:謠言。造謠說謊話
出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三折:“俺孩兒也不曾訛言謊語,又不曾方頭不律。”
訛言惑眾 訛言:詐偽的話。用謠言欺騙迷惑群眾。
出處:《元史·世祖五》:“癸醜,初建東宮,甲寅,誅西京訛言惑眾者。”
訛以傳訛 把本來就是錯誤的東西妄加傳播,越傳越錯。
出處: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愛妾換馬》:“不然,長髯紫衣,怪誕幽顯之說,何其駭異哉?後人又不考而吟詠焉,訛以傳訛也。”
訛以滋訛 把本來錯誤的東西加以傳播,越傳越錯。
出處:清·侯方域《為司徒公與寧南侯書》:“而無如市井倉皇,訛以滋訛,幾於三人成虎。”
惡意中傷 出自惡毒用心去誹謗誣陷傷害別人,中傷說壞話攻擊陷害別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利刀割肉瘡猶合,惡語傷人恨不銷。”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序》:“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
飛短流長 飛、流:散布;短、長: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出處:唐·沈亞之《送韓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諛言順容積微之讒,以基所毀,四鄰之地,更效遞笑,飛流短長,天下聞矣。”
飛流短長 飛、流:散布;短、長: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出處:唐·沈亞之《送韓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諛言順容積微之讒,以基所毀,四鄰之地,更效遞笑,飛流短長,天下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