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途說、道貌岸然、道路以目、道骨仙風、道在屎溺。
壹、道聽途說 [dào tīng tú shuō]
釋義: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
引證:妹子道聽途說,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
出處:《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二、道貌岸然[àn rán dào mào]
釋義:指嚴肅的神態。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三、道路以目[?dào lù yǐ mù?]
釋義:人們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睛相互示意,什麽話也不敢說。
出處:《國語·周語上》:“厲王虐;邵公告曰。”
四、道骨仙風[?dào gǔ xiān fēng?]
釋義:仙風道骨。
出處:宋·程珌《喜遷鶯·壽薛樞密》詞:“道骨仙風,安排頓著,須是人間紫府。”
五、道在屎溺[?dào zài shǐ nì?]
釋義:大道無所不在,並不會因屎尿低下穢汙便不存在其內。
出處:《莊子·知北遊》: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