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骨髓。
深入骨髓,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 rù gǔ suǐ,意思是形容達到極深極重的程度。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回:高太尉著令醫人治療,見丘嶽重傷,恨梁山泊深入骨髓。
深,本義壹般認為是水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很大。《說文解字》認為此字本義為水名。即今湘水支流的瀟水。其上源至江華瑤族自治縣壹段仍稱深水。此字常用為從表面到底或從外面到裏面距離大,與“淺”相對。
入,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此字本義指進入。“入”與“內”、“納”古本同源,因此,“入”有納義,既表示獻納、交納,又表示收納、采納。
骨,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骨架相互支撐或骨頭相互拼接的樣子。骨的本義即人或動物的骨骼,特指人的遺骨。骨是支撐人體的主幹,故“骨”可引申而指人的心、魂、品格或氣質等。也可指事物內部起支撐作用的架子。
髓,人體骨髓、脊髓和腦髓的總稱。由腎的精氣與飲食精微所化生,有充養骨骼、補腦等作用。屬奇恒之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