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寢不安席
拼音: qǐn bù ān xí
解釋: 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舉例造句: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拼音代碼: qbax
近義詞: 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心事重重
成語: 臥不安席
拼音: wò bù ān xí
解釋: 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出處: 《戰國策·楚策壹》:“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舉例造句: 寡人聞之,臥不安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六回
拼音代碼: wbax
近義詞: 臥不安枕
反義詞: 高枕無憂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心事重重
成語: 坐不安席
拼音: zuò bù ān xí
解釋: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
舉例造句: 祭足被囚於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回
拼音代碼: zbax
近義詞: 坐立不安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