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壹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純真年代的懷念。讀著《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裏,看著英子在城南度過的幸福童年,它們就像是壹股細流靜靜地,慢慢地滲入我的腦海中:惠安館、胡同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這些地方所浮現的人物:井邊的小夥伴妞兒、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著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都不是壹朝壹夕可以築成的。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鉆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不禁為英子感到驕傲,壹個六歲的孩子竟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壹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著她在成長吧!讀著讀著,我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松自在。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她有壹顆純真的心靈,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壹顆心,她的童年才那麽快樂。那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
《城南舊事》絕不僅是壹本回憶錄,它還是名篇佳作,它以它獨特的特點,洗滌人的自私心,讓人受到教育。這本書,的確讓人沈醉,它像壹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為我呈現了壹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房間裏飄著壹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