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好事”的成語有:
1.博施濟眾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2.大發慈悲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二回:“他說三天之內,照著祖爺爺的吩咐送過來。請祖爺爺大發慈悲,代他們打點打點!”
3.扶傾濟弱
傾:倒塌,這裏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難的人,救濟弱小的人。
出處: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四折:“妳若肯扶傾濟弱,我可便回嗔作笑,壹會價記著想念著。”
4.扶危濟急
猶扶危濟困。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鎌田誠壹墓記》:“君以壹九三○年三月至滬……中遭艱巨,篤行靡改,扶危濟急,公私兩全。”
5.扶危濟困
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五十五回:“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6.扶危救困
對處境危急、困難的人給以救濟幫助。
出處:元·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三折楔子:“今日個扶危救困休辭憚,疾便的牽戰馬上雕鞍。”
7.改惡行善
不再做惡,轉做好事。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九十壹卷:“夫欲修學,熟尋此文,改惡行善,速登神仙。”
8.積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壹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9.積善余慶
積:積累;善:善事;余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於子孫。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10.振窮恤貧
救濟貧窮的人。
出處:《明史·王越傳》:“睦族敦舊,振窮恤貧,如恐不及。”
11.賑貧貸乏
救濟窮人。
出處:《新唐書·劉仁軌傳》:“賑貧貸乏,勸課耕種,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12.周急繼乏
周:接濟。繼:幫助。救濟幫助有急難和貧乏的人。亦作“周急濟貧”、“周貧濟老”。
13.諸惡莫作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出處:《大般涅槃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14.作善降祥
舊指平日行善,可獲吉祥。
出處:《尚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15.送佛送到西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送佛送到西天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好事,拼音:hǎoshì。釋義:人們熱於稱贊,宣傳,表揚。
“好事”壹詞通常指君王施恩於親族的事; 值得稱道、於世有益的事;喜慶事;特指男女歡會或婚配或打醮、超度、祈福消災之類宗教法事活動。
相關成語:好事多磨,好事成雙,好事之徒。
相關名言: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王梵誌《全唐詩補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