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三國誌·魏書·張既傳》裴松之註引《魏略》:“今諸將不謀而同,似有天數。”
意思:謀:商量;合:相符。事先沒有商量過,意見或行動卻完全壹致。
不相為謀bù xiāng wéi móu
出處:《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意思:謀:商量。相互之間沒法商量。指彼此觀點不同,不宜***同謀劃事情。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出處:《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意思: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範圍內的事情。
不足與謀bù zú yǔ móu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意思:與: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出謀畫策chū móu huà cè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意思:謀:謀略。畫:籌劃。制定計謀策略。常指為人出主意。
大謀不謀dà móu bù móu
出處:《六韜·武韜·發啟》:“大謀不謀,大勇不勇。”
意思:具有遠大謀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謀略。
道不同不相為謀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出處:《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意思: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壹起謀劃。比喻意見或誌趣不同的人就無法***事。
多謀善斷duō móu shàn duàn
出處:晉·陸機《辨亡論》:“而加之篤敬,申之以節儉,疇諮峻茂,好謀善斷。”
意思:很有智謀,又善於判斷。
多謀善慮duō móu shàn lǜ
出處:
意思: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於智謀,又善於思考。
非常之謀fēi cháng zhī móu
出處:《漢書·孝成趙皇後傳》:“故世必有非常之變,然後乃有非常之謀。”
意思:非常:不平常。不是壹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各不相謀gè bù xiāng móu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意思: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好謀善斷hào móu shàn duàn
出處:晉·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意思: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
老謀深算lǎo móu shēn suàn
出處:
意思:周密的籌劃,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
六耳不同謀liù ěr bù tóng móu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
意思: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後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
謀財害命móu cái hài mìng
出處:元·曾瑞卿《留鞋記》第二折:“妳如今將俺主人擺布死了,故意將這繡鞋揣在懷裏,正是妳圖財致命,便待幹罷。”
意思:為了劫奪財物,害人性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出處:
意思: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謀為不軌móu wéi bù guǐ
出處:
意思:指準備做違反法紀的事或搞叛亂活動。
輕慮淺謀qīng lǜ qiǎn móu
出處:《資治通鑒·秦紀·始皇帝二十五年》:“燕丹不勝壹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虛遠謀,挑怨速禍。”
意思:考慮不全面,計劃不周密。
善自為謀shàn zì wéi móu
出處:《左傳·桓公六年》:“君子曰:‘善自為謀。’”
意思:善於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
舍舊謀新shě jiù móu xīn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
意思:指棄舊求新。
深謀遠慮shēn móu yuǎn lǜ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
意思: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圖謀不軌tú móu bù guǐ
出處:《晉書·王彬傳》:“兄抗旌犯順,殺戮忠良,謀圖不軌,禍及門戶。”
意思:不軌:越出常軌,不守法度。謀劃越出常規、法度之事。
小不忍則亂大謀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出處:《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意思: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
燕翼貽謀yàn yì yí móu
出處:《詩經·大雅·文王有聲》:“武王豈不仕,詒厥孫謀,以燕翼子。”《宋史·樂誌九》:“權輿光大,燕翼貽謀。”
意思:燕:安;翼:敬;貽:遺留。原指周武王謀及其孫而安撫其子。後泛指為後嗣作好打算。
貽厥孫謀yí jué sūn móu
出處:《尚書·五子之歌》:“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詒厥孫謀,以燕翼子。”
意思:貽:遺留;厥:其,他的;謀:計謀,打算。為子孫的將來作好安排。
陰謀詭計yīn móu guǐ jì
出處:
意思:詭:欺詐,奸滑。指暗地裏策劃壞的害人的壞主意。
勇而無謀yǒng ér wú móu
出處: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王)武俊蕃種,有勇無謀。”
意思:謀:計謀。雖然勇敢,但沒有智謀。
有勇無謀yǒu yǒng wú móu
出處: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王)武俊蕃種,有勇無謀。”
意思:只有勇氣,沒有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沖,缺乏計劃,不講策略。
與虎謀皮yǔ hǔ móu pí
出處:《太平禦覽》卷二0八引《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於重丘之下,羊相呼藏於深林之中。”
意思: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朝不謀夕zhāo bù móu xī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謀夕。”
意思: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麽樣子或發生什麽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知小謀大zhī xiǎo móu dà
出處:《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也。”
意思:指能力太差,不能勝任重大的任務。
築室道謀zhù shì dào móu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漬於成。”
意思:築:建造;室:房屋;道謀:與過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沒有主見,缺乏計劃,壹會兒聽這個,壹會兒聽那個,終於壹事無成。
足智多謀zú zhì duō móu
出處: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壹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事。”
意思: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