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謙虛好學”。謝謝大家回答。

壹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謙虛好學”。謝謝大家回答。

中華成語大詞典

不恥下問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處:《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示例:閣下既~,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七回

近義詞:不矜不伐、謙虛謹慎、功成不居

反義詞:好為人師、驕傲自滿、居功自傲

歇後語:孔夫子拜師

語法: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虛心求教

英文:do not feel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from the rank and file

日文:下問(かもん)を恥(は)じない,自分より下の人に教えを請うのを恥(はじ)としない

法文:condescendre à,ne pas avoir honte de,ne pas rougir de consulter un inférieur

俄文:не стыдиться спрáшивать у других

成語故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學識淵博,能虛心向別人學習。他去太廟祭祖,向別人問這問那,別人不解地問孔子,孔子說:“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就要問清楚,這就是不恥下問,勤奮好學。”

謙虛謹慎

拼音:qiān xū jǐn shèn

解釋: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出處:《晉書·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示例:務必使同誌們繼續保持~、不驕不躁的作風。 ★毛澤東《在中國***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議上的報告》

近義詞:謙恭虛己

反義詞:狂妄自大、驕傲自滿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人虛心

英文:modest and prudent

德文::bescheiden und umsichtig

謙恭虛己

拼音:qiān gōng xū jǐ

解釋:虛己:謙虛,虛心。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卻也謙恭虛己,百凡從事。”

語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對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