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拼音
Duan bütui yuan
二、成語釋義
指倒塌的墻,形容破碎的景象。
第三,成語的來源
這個成語出自清代吳小說《二十年所見怪境》第118回:“走到文殊農門口,擡頭見殘壁,滿目淒涼。妳看那場面,都被燒了。”
第四,同義詞
1,破墻:指倒塌的墻,形容殘破的景象。摘自吳琴·任劍的《二十年來目睹的奇怪的現狀》,第118回。
2.斷墻:指斷墻、塌墻。形容殘破荒涼的景象。
3.斷壁殘垣:形容房屋倒塌破碎的景象。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4.碎瓦:指瓦片破碎,墻壁坍塌。形容破敗的景象。——摘自·史《淩旭泰的故事》
5.水井坍塌:指房屋、墻壁坍塌。描述小屋的荒涼。出自& lt荀的插曲詩。
“斷壁殘垣”的例子:
1.他走進這座古老的城堡,眼前是壹片廢墟。昔日的輝煌不復存在,只留下歷史的痕跡和滄桑的嘆息。
2.她站在山頂俯瞰著下面的村莊,這裏曾經是她的故鄉,現在卻成了壹堵殘墻。她不禁淚流滿面,內心充滿了無奈和悲傷。
3.他拿著畫筆,在畫布上畫了壹幅殘破的墻。他想表達的是人類文明的脆弱和消亡,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和警示。
4.她走在這條破敗的街道上,四周是搖搖欲墜的墻壁,空氣中彌漫著壹股腐臭的味道。她感到惡心和害怕,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著離開這裏。
5.他是歷史學家。他對毀壞的墻壁有強烈的興趣。他認為這些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他經常參觀和研究這些殘垣斷壁。
6.她是壹個旅行者。她喜歡探索那些毀壞的墻壁。她認為這些地方有壹種神秘和魅力。她想通過拍照和寫作來記錄和分享這些破敗的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