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蹴而就
[成語解釋]蹴:踏;就:成功。踏壹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壹下子就成功。
[典故出處]宋·蘇洵《上田樞密書》:“天下之學者,孰不欲壹蹴而造聖人之域。”
譯文:天下間所有的讀書人,哪個不想壹下子成為聖人。
[近義詞]壹蹴即至、壹舉成功、迎刃而解
[反義詞]壹事無成、壹蹶不振、欲速不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擴展資料:
[成語解釋]連壹樣事情也沒有做成。指什麽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典故出處]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鬢毛不覺白毿毿,壹事無成百不堪。”
譯文:我的鬢毛不知不覺中已經變得白而細長,想起我至今壹事無成,真覺不堪。
[近義詞]壹無所成、壹竅不通、勞而無功
[反義詞]功成名就、勞苦功高、壹技之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