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六臂的意思:三個腦袋,六條胳臂。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
壹、基本信息
三頭六臂,漢語成語,拼音:sān tóu liù bì,釋義: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後比喻神奇的本領。出自《歷代神仙通鑒》。
二、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咤撲帝鐘。”
三、例句
(明)施耐庵《水滸》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他只是壹個人,須不是三頭六臂,我不信。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四回:“後面伏兵齊起,這索超便有三頭六臂,也須七損八傷。”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好大聖,喝聲“變。”也變做三頭六臂,把金箍棒幌壹幌,也變作三條,六只手拿著三條棒架住。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九回:呂嶽在金眼駝上,現出三頭六臂,大顯神通。
《紅樓夢》第八三回:“別說是女人當不來,就是三頭六臂的男人,還撐不住呢。”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二回:“豈不知俺趙匡胤是個打光棍的行手,憑妳什麽三頭六臂,伏虎降龍的手段,若遇了俺時,須叫他走了進來,爬了出去。”
四、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神通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