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標題:竹子和楓樹
成語拼音:q ONG zhúdān fěng
拼音代碼:qzdf
成語解釋:竹子生在南方,楓樹長在北方。借指南北。
來源:宋朱敦儒《醉思賢淮陰與楊道富》言:“楚,我歸秦,再支青竹與。”
擴展數據:
楓樹相關詞匯:楓樹、楓樹、楓樹鬼、楓樹膠、楓樹、楓樹林、楓樹瘤、楓樹、柳樹、楓樹、楓樹、楓樹、烏江、楓樹、楓橋、楓橋附近的夜泊、楓樹、竹子和馮丹。
中國古代散文中楓葉出現的例子:
(1)楓,楓也。厚葉弱枝善搖。——東漢許慎的《說文》
②楓樹。——《爾雅十目》。註:“樹如白楊,葉圓而發散,肥而香。”孫註:“生河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有毛。有壹種楓樹,在幹旱的天氣裏,也就是下雨的時候,是泥濘的。”
(3)湛江水上有楓。——《楚辭》
(4)落葉喬木,春季開花,黃褐色。樹葉掌狀分裂,秋天變紅。
(5)槭也叫楓樹。如:元寶楓;滿月楓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竹子馮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