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個勸學生學習的成語。這裏的“龍”和“豬”都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這個成語的創造者就是韓愈。韓愈有個兒子叫韓復,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所以他的父親,大文學家,大詩人,寫了壹首詩鼓勵他的兒子:傅舒在城南讀書,兩家各有兒女,兒女相投。聚少離多不壹樣。三十根骨頭,壹頭豬在益隆。這首詩的意思很簡單。上面說兩家都有兒子。長大後,壹個變成了龍鳳胎,另壹個卻懶的跟豬壹樣。但這首詩裏有壹個隱藏的意思:兒子,妳爸爸和我都是“龍”,妳的兄弟們也是“龍”,可妳為什麽像壹頭豬?不好好學習,壹輩子都是豬。漢賦也被爸爸寫的這首詩嚇壞了,開始努力學習。所以後人會用“壹龍,壹頭豬”來比喻兩個在同壹起跑線上的人,但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