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與牙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與牙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與牙有關的成語很多,這裏舉壹些常見的例子: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拼音: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解釋:比喻壞人嘴裏說不出好話來。

出處:元·高文秀《遇上皇》第壹折:“和這等東西,有什麽好話,講出什麽公理來,狗口裏吐不出象牙。”

示例:我替妳說出來:~。 ★巴金《秋》五

近義詞:狗口裏吐不出象牙

語法:作賓語、分句;用於譏諷與開玩笑

虎口拔牙

拼音:hǔ kǒu bá yá

解釋:從老虎嘴裏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險的事情。

出處:金·馬鈺《玩丹砂·贈閻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齒,驪龍頷下奪神珠。”

示例:蒼龍頭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元·弘濟《壹山國師語錄》卷壹

近義詞:火中取栗、虎口奪食、如臨深淵

語法:作賓語、定語;指危險的行動

伶牙俐齒

拼音:líng yá lì chǐ

解釋:伶、俐:聰明,靈活。形容人機靈,很會說話。

出處: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妳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調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示例: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妳休那裏便伶牙俐齒,調三幹四,說人好歹,訐人曖昧,損人行止。”

近義詞:聰明伶俐、玲瓏剔透、能說會道

反義詞:笨口拙舌、呆頭呆腦、張口結舌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口才好

青面獠牙

拼音:qīng miàn liáo yá

解釋:青面:臉上泛著青色;獠牙:露在外面的長牙。舊時神怪故事中形容兇神惡鬼的面貌。現形容人面貌極其兇惡。

出處:明·張岱《水滸牌序》:“吳道子畫地獄變相,青面獠牙,盡化作壹團清氣。”

示例:子牙見對營門壹人,三首六臂,~。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十三回

近義詞:呲牙咧嘴、橫眉豎眼

反義詞:慈眉善目、和顏悅色

語法:作定語、補語;指面目可憎

犬牙交錯

拼音:quǎn yá jiāo cuò

解釋:錯:交叉,錯雜。比喻交界線很曲折,象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因素參差交錯。

出處:《漢書·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示例:這兩個國家的邊界線~。

近義詞:犬牙相制、參差不齊

反義詞:整整齊齊

歇後語:惡狗打架

語法:作謂語、定語;形容領土等

拾人牙慧

拼音:shí rén yá huì

解釋:拾:撿取;牙慧:指別人說過的話。比喻拾取別人的壹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示例:寫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切不可~。

近義詞:拾人涕唾、人雲亦雲

反義詞:標新立異、獨辟蹊徑

語法:作謂語、賓語;指抄襲別人言論

象牙之塔

拼音:xiàng yá zhī tǎ

解釋:指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資產階級文藝家脫離社會現實的個人幻想的藝術境界。也比喻脫離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的小天地。

出處:魯迅《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現在比較安全壹點的,還有壹條路,而不做時評而作藝術家,要為藝術而藝術。住在‘象牙之塔’裏,目前自然要比別處平安。”

示例:他們死也不肯走出‘~’,也許走出了‘~’,又走進了‘水晶之宮’。 ★瞿秋白《亂彈·世紀末的悲哀》

近義詞:空中樓閣

語法:作主語、賓語;指幻想的藝術境界

咬牙切齒

拼音:yǎo yá qiè chǐ

解釋: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極端仇視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種情緒或感覺竭力抑制住。

出處: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紙。”

示例:只見水軍頭領早把張清解來。眾多兄弟都被他打傷,~,盡要來殺張清。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

近義詞:恨之入骨、痛心疾首、深惡痛絕

反義詞:笑容可掬

歇後語:老漢啃甘蔗;老太太吃炒蠶豆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極端仇視或痛恨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yǐ yá huá yá

解釋: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麽手段,就用什麽手段進行回擊。

出處:《舊約全書·申命記》:“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

示例:“~”,這樣“還”下去是沒有了局的。

★葉聖陶《英文教授》

近義詞:針鋒相對

反義詞:退避三舍

語法:作謂語、分句;指針鋒相對

張牙舞爪

拼音:zhāng yá wǔ zhǎo

解釋: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兇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兇惡。

出處:《敦煌變文集·孔子項托相問書》附錄二《新編小兒難孔子》:“魚生三日遊於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示例:見了州官,州判老爺膽子也壯了,~,有句沒句,跟著教習說了壹大泡。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五回

近義詞:呲牙咧嘴、兇相畢露、青面獠牙

反義詞:和顏悅色、和藹可親、喜眉笑眼

歇後語:龍王爺發怒;掉進陷阱裏的野豬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外表神態

咬緊牙關

拼音:yǎo jīn yá guān

解釋:盡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難。

出處: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十三回:“壹面問個著落,壹面咬緊牙關把樸齋腿膀狠命的摔壹把。樸齋忍不住叫聲‘阿呀’。”

示例:他~,忍受剮心似的痛楚。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壹部四

近義詞:咬定牙根、咬定牙關、咬起牙關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