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說不禮貌的話:不要說不禮貌的話,以免引起爭議或沖突。
2.不做自己不希望別人做的事:不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但要以他人的感受為重。
3、克己:指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從而恢復禮數和秩序。
4.君子之交:指君子之間的交往,強調誠實、忠誠、友誼和相互尊重。
5、修身養性:指先修身養性,再維持家庭和諧。
6.我不好:我強調要關註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追求更好的自己。
7.知其然,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8.灌輸是不知疲倦的:它指的是教育和激勵人們,永不疲倦。
9、花言巧語:指用花言巧語和虛偽的表達來迷惑、欺騙他人。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不要因為物質享受而過於快樂,也不要因為自己的痛苦而過於悲傷。
《論語》中的智慧;
1.修養:《論語》強調個人修養和自我完善。通過言傳身教,品德修養,才能成為更好的人。孔子提出了很多關於如何修身養性的思想,比如君子太驕傲,小人太狂妄,強調謙虛、自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2.誠實:《論語》強調誠實的重要性。以誠待人,言行壹致,是踐行道德的基礎。孔子曾說:君子壹言,駟馬難追,強調的是言行壹致,守信用的原則。
3.社會關系:《論語》涉及了很多關於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的智慧。比如《四奇》中見聖賢而自省無聖賢,也是告訴我們要以聖賢為榜樣,不斷反省自己;在三人行中,我的老師必須告訴我們虛心向他人學習。
4.教育:《論語》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孔子主張通過教化來塑造人的道德和價值觀。比如敏感好學,不恥下問,告訴我們要保持學習的態度,虛心請教他人。
5.家庭和睦:《論語》中也有很多關於家庭和睦的智慧。比如修身、齊家、天下太平,告訴我們要從個人修養、家庭和睦入手,才能帶來社會的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