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像葉公好龍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像葉公好龍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三顧茅廬[sān gù máo lú]: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2、買櫝還珠[mǎi dú huán zhū]: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3、畫龍點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4、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麽大的壹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5、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壹》:“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