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誌摩以“揮袖不帶走壹片雲”結尾,真正做到了詩的畫龍點睛。
2.在這幅春日櫻花的畫面中,他寫下了“壹花飛來,風飄萬點”,恰如其分,畫龍點睛!
3.語文書裏的每壹幅插圖都是精心繪制的,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賞心悅目,易讀易懂。
4.只見老師給小花畫的馬加了幾筆,頓時整匹馬看起來精神奕奕。真是畫龍點睛!
5.老師對學生的作文簡單地增刪了幾句,實際上使全文煥然壹新。真的是“畫龍點睛”。
6.壹篇好作文的開頭往往對妳的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7.在我們宿舍放壹臺臺式電腦,看起來有點畫龍點睛的效果。
8.他經常在演講中引用幾個小故事,真的是畫龍點睛。
9.這部分內容寫得很精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0然而,壹個好的題目往往能起到作品的點睛之筆,激發人們的閱讀興趣。
11.這幅畫在主題旁邊加了壹朵蓮花,不僅畫龍點睛,而且感覺畫蛇添足。
12,妳的這個成語在妳的作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3,齊白石的蝦畫嵌在這個博物館裏,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4,寫作時,適當引用壹些著名的詩詞名句,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5,這盆花真的是這裏的點睛之筆,很好的烘托了整個客廳的氛圍。
16,這部小說人物眾多,情節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點睛之筆,真的是太完美了。
17,妳引用中山大灰狼的傳說作為反例來講感恩,還是挺有效果的。
18,學生寫了壹篇文章交上來,老師只是簡單增刪了幾個字,實際上讓全文煥然壹新。真的是“畫龍點睛”。
19,妳的裙子和帽子很完美。
20.沒有妳的點睛之筆,這幅畫真的沒什麽好看的。
21,好對聯壹定要配好字才能畫龍點睛。
延伸閱讀:如何造好句子
壹、造句是作文的開始,它貫穿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造句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學習造句的時候,要多了解單詞的意思,琢磨它們在上下相關句子中的邏輯關系,才能自然合理地運用到句子中。
第二,學生用類比詞造句時,可以運用聯想和想象,使句子生動形象。如果用“仿佛”造句:“今天特別冷,風吹在臉上像刀子壹樣。
第三,對於小學生來說,在理解的意義上造句好像比較簡單。但是學生經常把“好像”和“好像”搞混,認為兩者意思壹樣。這兩個詞雖然意思相近,但還是有區別的,需要很好的理解和認識。
句子是語言使用的基本單位,由詞或短語組成,能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某人某事,問壹個問題,要求或停止,表達某種感情。它應該以句號、問號或感嘆號結尾。
比如先把要做成短語的詞展開,再把句子補全。如果用“添加”造句,可以先組成“添加裝備”、“增加信心”或“增加力量”,這樣造句就方便多了。
第六,小學語文造句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使造句教學生動有效,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家都知道,文章是由段落組成的,段落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是由單詞組成的。這說明單詞是作文的基礎,要寫好作文,必須積累豐富的詞匯。就像建築商蓋房子壹樣,要準備好足夠的磚、瓦、沙、石、鋼筋、水泥等建材,才能蓋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