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濡:沾濕;沫:唾沫。泉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壹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多用於夫妻之間。 成語例句 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多用於老夫老妻之間互相關心,但現在已經引申到了朋友和親戚之間的互相關心。 相濡以沫實質上是並沒有感情色彩的本能性求生行為。第壹:魚的記憶時間極短,第二:魚是無法自我濕潤的,第三:魚擁有最原始也最單純的善良本性和求生本能。可見這是下意識行為,莊子提及這壹自然現象是將它作為壹個動物的行為來陳述,以平靜淡定的口吻來借以喻人,表達他壹種無心無情緒無牽扯的心靈境界和見解。 現常用於比擬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患難不棄,互相依賴、互相扶持,多用於形容中年壹代與老年壹代的親情、老年壹代夫妻之間的愛情,也可用於比喻絕對的坦誠相待,或是極單純的互相依存、如小時候的青梅竹馬。青壯年和青年用這個詞語顯得有些造作、虛辭、不實。 現在這個成語已經被廣泛地運用,而在敘述愛情時和壹些非正式的新聞信息時多有濫用,相濡以沫在撇去莊子的個人觀點之後,借喻到人的身上來比擬人的感情。需要在同處困境或者同處壹個並不太好的境遇的背景之下使用,並且不可專用於贊揚愛情的忠貞與不可相棄,那樣是就扭曲了原本的意思。在信息具有高度可偽性的時代,學會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先人的名言妙語,是對先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壹種尊敬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