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 劉邦設立王、侯兩級爵位,大封功臣 出處 《漢書·諸侯王表序》:而藩國大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矯枉過其正矣。 譯義 比喻糾正偏差或錯誤過了頭,陷於另壹種偏差或錯誤之中。矯:矯正、扭轉。枉:彎曲。 故事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認為秦王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諸侯,造成處境孤立。於是,他決定改變這種局面,恢復分封制。劉邦設立王、侯兩級爵位,大封功臣。後來,異姓諸王紛紛叛亂。劉邦在消滅異姓諸侯王之後,保留了同姓諸侯王。這些同姓諸侯王倚仗與皇帝同宗,驕橫跋扈,為所欲為,甚至想奪取皇帝大權。文帝時濟北、淮南兩王謀反,景帝時又發生吳楚七國之亂。景帝鎮壓了吳楚七國叛亂後,下令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王國的行政由朝廷任命官吏處理,以鞏固中央集權。漢武帝執政後,又頒布「 ”推恩令”,使諸侯王可以分封子弟為侯。從此,各王國分成若幹小的封地,勢力不斷削弱,已名存實亡。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撰寫《漢書·諸侯王表序》時,對此評論西漢初年恢復分封,大的諸侯國跨州兼郡,擁有幾十座城池,宮室百官的制度同京都的朝廷壹樣,真可說是矯正彎曲的東西超過了限度,結果彎向了另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