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的成語為戚相關、休戚與***、休戚是同。
休戚與***典故: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驪嬤的讒言,把群公子壹個個排斥到國外。從此,這種做法就壹直延續下來。到晉厲公時,姬淡的兒子姬周也被派到周朝去侍奉單襄公。
姬周在周朝,言行謹慎,無可挑剔。而且,他雖然身在異國,卻非常關心自己的祖國壹壹晉國的事情。晉國發生值得憂愁的事情時,他就非常焦慮,晉國發生可喜的事情時,他就滿心高興。
單襄公對姬周的為人十分敬重,對他的高尚品德十分贊賞。單襄公病重時,特別把兒子頃公召到跟前,再三叮囑說:“妳壹定要好好對待晉國的姬周,將來統治晉國的人必然是他。這個人,敬、忠、信、仁、義、智、勇、教、孝、惠、禮,樣樣具備,他的品行,無可挑剔。
而且,他能夠和他的祖國***享歡樂和憂愁,不忘本(原文是‘為晉休戚,不背本也’)。這樣的人不能取得晉國的統治權還有誰能取得呢?”頃公聽了他父親—番教海,答應壹定要善待姬周。
不久,晉國發生內亂,上卿欒書殺死了晉厲公。族中只有周子最有德行,因此,他很快就被欒書派人接回晉國,成為了晉悼公。那壹年,他才14歲。
休戚與***造句:
1、他們休戚與***地相處了幾十年。
2、幾十年來,他倆休戚與***,伉儷情深。
3、我們應該緊密團結,休戚與***,生死相依。
4、在那動蕩的年代,我們這些人命運相同,休戚與***。
5、林、陳兩家是世交,幾十年來兩家休戚與***。
6、他們是我們的壹部分,無論發生什麽他們仍將是我們的壹部分,我們將同他們休戚與***。
7、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休戚與***。